《印花税法》即将落地!7月1日后印花税有哪些新变化?
文\张智
6月29日下午,印花月日有新财政部发布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税法公告,本公告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落地这也是后印花税《印花税法》正式实施的日期。
印花税是变化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印花月日有新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税法标志而得名。
长期以来,落地我国印花税依靠《印花税暂行条例》执行,后印花税没有相关的变化法律文本。2021年6月10日,印花月日有新《印花税法》正式通过表决,税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了必要调整,落地适当简并税目、后印花税降低部分税率。变化
2022年6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表示,《印花税法》征收范围不包括“权利、许可证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自2022年7月1日起终止印花税代征业务。
此次执行口径规定了征收的各种情景。
其中关于计税依据、补税和退税的具体情形中,同一应税合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中涉及两方以上纳税人,且未列明纳税人各自涉及金额的,以纳税人平均分摊的应税凭证所列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确定计税依据。
应税合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不变更应税凭证所列金额的,以所列金额为计税依据;变更应税凭证所列金额的,以变更后的所列金额为计税依据。已缴纳印花税的应税凭证,变更后所列金额增加的,纳税人应当就增加部分的金额补缴印花税;变更后所列金额减少的,纳税人可以就减少部分的金额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或者抵缴印花税。
此外,纳税人因应税凭证列明的增值税税款计算错误导致应税凭证的计税依据减少或者增加的,纳税人应当按规定调整应税凭证列明的增值税税款,重新确定应税凭证计税依据。已缴纳印花税的应税凭证,调整后计税依据增加的,纳税人应当就增加部分的金额补缴印花税;调整后计税依据减少的,纳税人可以就减少部分的金额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或者抵缴印花税。
股票方面,纳税人转让股权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按照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认缴后尚未实际出资权益部分)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免税方面,财政部规定,对应税凭证适用印花税减免优惠的,书立该应税凭证的纳税人均可享受印花税减免政策,明确特定纳税人适用印花税减免优惠的除外。享受印花税免税优惠的家庭农场、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慈善组织、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电子商务经营者,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趁着火热的世界杯,刚刚将出口的世界杯球衣发完不久的义乌市丹娜丝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从见马上又投入到火热的内销中。 ...[详细]
-
最高浮盈超400%!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热情高涨,明星基金经理也出手了!
来源:券商中国再融资新规落地三年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持续高涨。2020年2月14日,证监会发布了修改后的再融资新规,迄今已经三年时间。三年来,多项制度的松绑重新激活了定增市场,也释放了公募基金参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唐婧 广州 北京报道 随着近期市场行情好转,可转债又迎来一波强赎潮。 2月14日晚间,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2月7日召开了第 ...[详细]
-
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700)“买入”评级,三大主业复苏叠加降本增效,预计其今年利润侧会有明显复苏。另考虑到游戏业务收入复苏良好,小幅上调2023-24年盈测,目标价525-588港元。韩国 ...[详细]
-
瑞信(CS.US)股东批准发行超过22.3亿股新股,以筹集40亿瑞士法郎(42亿美元),用于公司重组为一家更精简的银行的计划。股东以91.97%的多数票通过了向若干合格投资者定向增发最多462,041 ...[详细]
-
这些人每年新增10天假期!佛山优化生育政策出大招!海南房贷资产证券化?最新回应
来源:券商中国2月15日,佛山优化生育政策正式出台,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住房等一体考虑,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优生优育服务、普惠托育服务、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支持政策。 ...[详细]
-
苏消保本保毫不犹豫拒绝接听了but,刚刚挂断,短信来了本保:……办公电话,成了“销售”电话??个人电话了,成了“外卖”电话??你遭遇过吗?注意了,可能是你的号码被标记了!啥是“号码标记”?快递外卖、广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央行、银保监会: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对于受疫情等客观原因影响不能如期满足房地产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2月15日,本报调查#北京有银行可买房还贷至85岁# 登上热搜。根据中介提供的信息,北京地区首套房贷款最长期限为25年,个别银行可贷至80周岁。还有银行规定,二套房借款人可贷至85周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