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美联储激进加息推升衰退风险
经济日报
7月27日,经济进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日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美联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2.25%至2.5%之间。储激新华社 图
美联储又加息了。息推险鲍威尔当地时间7月27日宣布继续加息75个基点,升衰希望借此“让金融市场站在我们这边,退风让它们为我们承担一些任务”。经济进加换言之,日报相比于经济衰退,美联他更担心无法消除高通胀风险。储激美联储的息推险真实目标是在疯狂放水之后不惜一切代价恢复自身和美元信用。对于他们来说,升衰牺牲上千万的退风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不算什么,牺牲美国以外的经济进加印太经济框架创始国的利益更是不痛不痒。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保住美联储和美元的信用,别人付出代价都是应该的。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货币政策是一种合作性博弈。关键是要让金融市场站在我们这边,让它们为我们承担一些任务。”伯南克的“衣钵传人”鲍威尔当地时间7月27日宣布继续加息75个基点,希望借此让金融市场“帮助美国承担一些任务”。这些或明或暗的“任务”正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1.50%至1.75%,上调75个基点,达到2.25%至2.50%,这是美联储今年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称,继续上调目标区间“是合适的”。今年美联储已加息4次,累计加息225个基点。
在美国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美联储今年以历史最快速度加息。鲍威尔说:“这几次加息的幅度很大,而且来得很快,经济有可能还没有感受到加息的全面影响,未来不排除还有一些额外的重大紧缩措施在酝酿中。”
鲍威尔暗示,美联储不太可能仅仅因为经济增长放缓而减缓加息步伐。这是因为,在鲍威尔看来,在通胀率远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的情况下,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可能是降低通胀的必要调价,因此美联储希望看到经济增速放缓到低于其估计的1.8%左右的长期趋势水平。
统计显示,美国3月份至6月份的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6%的历史低位。鲍威尔以就业增长为由,驳斥了对美国经济处于衰退周期的担忧。他说:“美国经济目前并未陷入衰退,美国经济中有太多领域表现出色。”他更担心的是无法消除高通胀风险,而不是激进加息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的可能性。
无论是“货币政策是一种合作性博弈”的表述,还是“让金融市场承担一些任务”的“愿景”,美联储的真实目的都是在疯狂放水之后不惜一切代价恢复自身和美元信用。
投资者对此心知肚明。一些投资者开始押注,美联储今年年底前将大幅加息至3.5%左右。之后,美联储将调转方向,到明年6月份会降息,使短期利率在2024年年中达到2.5%左右。这反映出投资者越发感觉到,美联储在设法对抗通胀的同时,正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
事实上,在美联储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美国中产阶级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受害者。有数据显示,对中产阶级来说,实际通胀率高达9.4%,比美国总体通胀率更高。中产阶级失业率和债务负担同时走高,导致这些美国中坚力量损失更大,存款更少。
但是,对于美联储来说,只要保住了美联储和美元的信用,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牺牲上千万的美国中产阶级不算什么,更何况这么做还有更大的收益在美国之外呢?
美国货币政策大幅紧缩的重要外溢效应是,为2022年5月份刚刚成立的印太经济框架塑造对华盛顿最有利的环境:只有先猛烈地“爆捶”伙伴,才能降低它们的要价。
继续加息75个基点将迫使一些亚洲国家加速货币紧缩,否则将面临资金进一步外流和货币走软的风险。现在,除中日两国以外的亚太地区经济十分脆弱。美联储大幅加息对泰国等经济体的威胁最大,较早开始加息的韩国和新西兰处于好一些的位置,但也很难幸免于难。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菲律宾中央银行最近分别在计划外会议上发布了实施紧缩政策的公告。
由于与美国国债的利差收窄,东南亚债券的吸引力降低。自6月初以来,与美国的利差缩小导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债券投资净流出。泰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央行只有加快收紧步伐,才能通过推高收益率遏制本国资金外流。
而韩国、澳大利亚和泰国的通胀率已分别升至23年、21年和14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继续推高进口成本,糟糕的情况远未结束。
这些国家大多数将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是进口企业面临涨价的威胁,另一方面是不紧缩就面临资产外流。毫无疑问,鲍威尔的激进加息将极大伤害美国之外的多数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从而降低对方的抵抗能力,较为容易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从会后的反应来看,美联储发给金融市场的信号得到了积极回应:标普500指数上涨102.56点,至4023.61点,涨幅2.6%;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436.05点,至32197.59点,涨幅1.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大涨469.85点,至12032.42点,涨幅4.1%,创下两年多来最大单日涨幅。
与此对应的是,跨国资本持续从美国以外的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资本市场抽取资金。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通胀还未见顶,失血已成必然。
(责任编辑:时尚)
-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11月22日表示,打击金融犯罪仍面临诸多挑战,检察机关将依法从严惩治证券期货等金融犯罪活动,持续关注金融创新中的犯罪风险,及时清除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毒疮”。区块链、 ...[详细]
-
美联储宣布年内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的决定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发布会上似乎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美联储已经准备好、愿意并且也有能力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彻底控制住危险的通货膨胀。鲍威尔发表关于 ...[详细]
-
专访奇安信孔德亮:智能汽车面临三大信息安全风险 关乎国家安全
在相关政策引导支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22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渗透率增加至32.4%。作为参考,IDC此前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L2级自动驾驶在国内乘 ...[详细]
-
《华尔街日报》9月22日消息,伴随着庭院家具和服装需求的降温,沃尔玛在美国的假日招聘冷却。沃尔玛周三表示,计划雇用大约4万名季节性临时员工,在繁忙的假日购物期间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并且在招聘人员填补这些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 2022年11月21日晚,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2022年论坛年会“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上,就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发表演讲。该平行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 ...[详细]
-
商务部回应德经济部长称对华“天真已经结束” :多倾听业界呼声
商务部网站消息,9月2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日前表示,德国对中国的“天真已经结束”,德国经济部正在制定新的对华贸易政策,包括加强投资审查等措施,以降低对中国市场 ...[详细]
-
中新网9月22日电 综合外媒消息,当地时间21日,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了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被扣押人员交换,涉及近300人,其中包括今年早些时候在马里乌波尔被俘的指挥官和10名其他国家人员。路透社援引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雨康)由协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世界黄金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北京)国际黄金投资论坛9月21日举行。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央行负责人樊少凯表示,今年2月至4月世界黄金协会对 ...[详细]
-
2022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肖远企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细]
-
商务部: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继续深化对华投资
束珏婷表示,中欧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应坚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务实合作。9月21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欧盟企业在华建议书2022/2023》,认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但同时也表示欧洲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