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再次起火自燃:新能源车事故频发,谨防车企“做减法”
原标题:新能源产品事故频发,做减法谨防车企“做减法”,威马监管部门应“做加法”
中国能源报
文 | 王金玉
近日,汽车起火威马汽车再次起火自燃。再次自燃海南省海口市某充电站内一辆威马EX5突然从底盘处冒烟起火,源车燃烧中还伴随着轮胎爆炸声。事故
近年来,谨防威马汽车已经被接连曝出10余起自燃事故。车企2020年10月,做减法威马汽车召回后仍多次发生自燃事件。威马2021年9月,汽车起火温州一辆威马EX5发生起火。再次自燃12月,源车威马汽车更是事故创下了4天内连烧3辆EX5的纪录,其中有两起自燃事故发生时,谨防车辆处于停止状态。威马汽车官方至今未对自燃事件作出回应。同一家车企的车辆频繁发生自燃事故且未给出明确的回应,引起消费者强烈不满。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需要各方重视、主动作为,才能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
1
两年间起火10余起
近日,在海口一处高架桥下的充电站,一辆威马EX5电动汽车在充完电3分钟后突然冒烟起火。监控视频显示,当日清晨5点左右,一辆白色的威马EX5在充电站充完电,车主拔下插头暂时离开,约3分钟后,该车底部突然冒烟,随后冒出明火。当时紧挨着这辆车还有一辆充电的出租车,出租车车主发现情况后,飞速将出租车的充电头拔掉并将车倒出了充电站。随后威马EX5的火势越来越大,现场浓烟滚滚。
这并不是威马EX车型首次起火事件。公开报道显示,1月、2月,在海南三亚,先后有两辆威马EX系列电动汽车起火。去年12月,威马车型在4天内在不同地区接连爆出3次起火事件。在更早的2020年,威马还曾因接连爆出的起火事件,发起了召回。公开报道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间,威马相关车型已经发生10余起起火事件。虽然市售主流电动车型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起火事件,但如威马这种同一系列车型,接连不断发生起火问题的品牌也并不多。
不仅威马,随着气温升高,近期全国各地爆发了多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最新通报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共接报新能源汽车火灾640起,同比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的平均增幅。
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务林特别提出,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来自消防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前,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要各方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生产厂商,一定要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警惕安全问题频发可能会带来的伤害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
2
召回、锁电均未解决根本问题
在接连发生起火事件后,威马也曾对车辆发起召回。
在2020年涉及1282辆相关车型的召回中,威马称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的杂质可能导致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威马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其供应商提供电芯的动力电池包,以消除安全隐患。
但是,做出召回的威马相关车型并未如预期中的消除安全隐患。以1月的一辆威马EX5充电10分钟后的冒烟起火事件为例,消防部分鉴定起火原因为电池故障。虽然,威马对这一鉴定结果并不认同,并坚称是因为碰撞起火。但召回后,威马相关车型起火事件仍在继续,让外界对其车辆的安全性持续存疑。
就在起火、召回等发生的同时,威马还接连发生锁电纠纷。
1月,173名威马车主联名向威马汽车发送了律师函,称威马相关车型的实际续驶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而且,为掩盖车辆自身重大安全缺陷,采用隐瞒、欺骗手段缩减汽车电池容量。在这些消费者看来,威马为了回避产品质量缺陷,采取锁电的方式,通过软件大幅降低电池容量以降低汽车安全风险,规避本应积极承担的大规模召回、更换合格电池、提供解决方案等义务和责任。
用锁电避免电动汽车起火自燃,威马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车企。过去一段时间,大多数主流电动车企都被爆出过锁电问题。电动汽车起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电池热失控,尤其是频繁快充和过充容易导致电池稳定性发生变化。同时,使用环境、充电时间和电池容量等因素,也会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一般让电池包电量维持在10%~90%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安全性。因此,为了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增加车辆的安全性,很多车企都会对运行中的车辆做锁电处理,即对充放电SOC范围进行限定。
锁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池热失控风险的同时,却牺牲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尤其是在大多数车企的锁电都是在车辆售出后的运行过程中进行,这就导致被锁电后的车辆实际续驶里程要比车辆出厂时标称的NEDC里程缩减很多,让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大幅降低。
威马的锁电就因此引发消费者的集体维权。在消费者看来,车辆起火是车企的安全策略或产品质量问题,而企业采用锁电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应该拿出更有力的召回措施,如更换电池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更为关键的是,锁电能否从根本上避免车辆自燃尚未可知,可是锁电却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体验下降。威马车主反馈,车辆锁电后,原车400公里续驶里程平均下降为160~180公里;520公里的车辆续驶里程平均为200~250公里,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用车体验。面对车主的疑问、维权,威马并未给出令各方满意的回应。
3
监管部门应主动作为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线上组织召开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贯会。会议指出,安全是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部分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事故频发多发、企业监测平台形同虚设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融合发展使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全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共同研究解决。
可以看出,工信部在内的行业主管部门也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安全相关问题,并提出要加强安全体系建设,也颁布指导意见,提请各方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工信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下发风险提示函,并依法依规采取约谈、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等措施,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运行在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安全性的提升和安全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汽车厂商积极行动起来,更需要各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才能切实提升使用安全。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一些车辆行驶、充电等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但这些监控数据有些并未能及时与监管部门或车主联通,这也就导致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仍继续行驶在路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提升安全性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仅是在产品方面,电池厂商和车企在提升技术水平,提升车辆整体的安全性;在使用端,充电运维商也创新了管理方式,帮助提升车辆的充电安全。可以说,在构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提升方面仍任重道远,需各方持续努力。
(责任编辑:时尚)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11月21日晚间,市值千亿元的有机硅龙头企业603260)披露公告称,公司原董事、总经理方红承因涉嫌职务侵占已由公安机关侦查 ...[详细]
-
苏纳克或将成为英国最年轻首相,“专业对口”的他能否挽回败局?
作者:刘沐轩当地时间10月24日,这个年仅42岁的印度裔政坛新星,将迎来他近四个月内第二次成为英国首相的机会。这一次,他的赢面很大。就在一个多月前,苏纳克以42.6%比57.4%的保守党内支持率,惜败 ...[详细]
-
11名新教师7人来自清华北大,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的中学扩散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硕博毕业生扎堆任教的现象,正在由深圳中学、北京人大附中这样的一线城市“牛校”,向二、三线城市的中学扩散。最近,浙江省温州中学公布了今年招聘上岗的新任教师,11人中有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 ...[详细]
-
新能源?硬科技?其实还有一块被忽视的宝地。近年来,农业这条赛道上频现大佬身影,公开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中国农业领域共发生489起投资事件,对应的投资规模分别为302.6亿元、324.7亿元、 ...[详细]
-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发布并解读《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主办方供图新京报讯 记者王继松)9月1日,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大会暨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主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2022年10月24日,俄乌战局进展到第二百四十三天。从2月24日到10月24日,这场战争整整打了8个月。笔者总结,战争打了8个月,打出了四大真相。第一,美国不能战胜对手,更不 ...[详细]
-
10月24日,TCL科技公告,公司三季度营收419.93亿元,同比下降9.95%;净亏损3.8亿元,同比转亏。前三季度营收1265.1亿元,同比增4.52%;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降96.92%。公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诸未静 实习生仇双 上海报道流媒体巨头奈飞涉足游戏领域迄今已一年,并且正在加倍下注。10月19日,奈飞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在连续两个季度流失用户后,三季度新增241万订阅用户,一 ...[详细]
-
暴雪与网易目前已经是公开“决裂”的状态,双方将会在2023年1月24日正式分手,届时将关闭所有国服游戏、客户端、账号。除了《暗黑破坏神:不朽》之外,《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守望先锋》《暗黑破坏神II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