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票房破91亿元:《隐入尘烟》出圈成黑马,80后观众被调侃为“老人”
影院为了招揽更多人去看电影,老人可以有多拼?暑期 8月31日,暑期档的档票最后一天,河北某影城的房破一篇微信推文红了:“转发此文章到朋友圈,即可携同家中老人(1970年—1985年)免费观看《隐入尘烟》。亿元隐入” 原本是尘烟出圈成黑吸引观影消费,推出的马后免费活动,但因将年龄为37~52岁之间的观众群体称为“老人”,被外界质疑“年龄划分不合理”。被调 影城对外界回应,老人“就是暑期一个调侃”,并表示对中老年人的档票出生年份的确有所夸大,但初心是房破希望小一辈人都能带着父母来观看电影。 随后,亿元隐入该影城将免费观影年龄修改为1950年—1985年,尘烟出圈成黑同时删掉了“老人”二字。 影院的“调侃”可以说事出必有因,这个暑期档,35岁以上人群的观影确实占比较少。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2年暑期档以总票房91.3亿元正式收官,《独行月球》《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票房前三影片,分别获得28.95亿元、17.09亿元、10.60亿元票房。 其中,在今年暑期档中,20—24岁、25—29岁、30—34岁是观影人群区间年龄画像占比最高的,分别占比24.5%、21.8%、18.9%;而35—39岁与4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仅有13.7%、12.7%。 尽管在暑期档最后一天有了一则小插曲,但是整体而言,今年暑期档的表现不俗,无论是单日票房还是大盘破亿天数,整体都在稳健上扬。 文艺黑马“逆跌”破圈 上文提到的《隐入尘烟》为现实主义题材文艺片,是今年暑期档的最后一匹黑马,并带着暑期档的热度,继续闯入九月。 近日,《隐入尘烟》宣布密钥延期,将延长上映至9月30日。此前,《隐入尘烟》已有过一次密钥延期。 事实上,自7月8日在影院正式公映之后,《隐入尘烟》上映已超过50天,且目前已经在视频网站上线,但该片票房到暑期档后期后,数据不按套路出牌,一路“逆跌”,票房攀升。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暑期档收尾当日,《隐入尘烟》的单日票房达591.1万元,与上映首日34万元的票房相比,差距十分悬殊。同时,影片早已一改首映日排片占比仅为 2.3%的劣势,暑期档收尾日排片占比攀升至15.6%。 截至9月1日,《隐入尘烟》总票房达4842.9万,仍在不断刷新单日票房数据,连续多天破百万。根据预测数据,《隐入尘烟》的最终总票房或将突破1.1亿元。 除了票房“不降反升”,《隐入尘烟》在口碑上也实现了丰收。《隐入尘烟》在豆瓣的评分,从开分时的7.8分上涨到8.5分,成为2022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 在社交平台,有关《隐入尘烟》的众多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也连续多日坐稳电影抖音话题榜首。“后劲好大”“太真实了,简直感同身受”“ 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真的能够共情”,不少网友对此点评道。 由武仁林、海清领衔主演的《隐入尘烟》,被划为了现实主义题材,具体故事背景框定在西北农村,讲述了一对农村夫妇艰辛而温馨的一段生命旅程。 一开始,《隐入尘烟》被外界打上“小众”标签。 上映初期,因票房惨淡,《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甚至曾在微博“求排片”,称“希望能在排片上,给影片稍微开一丝丝缝隙,让资方们少亏一点钱”。而女主角海清官方工作室也曾发文为影片宣传,自嘲是“无力但挣扎着呐喊”。 “主打现实主义题材的《隐入尘烟》,并非是商业片,从票房、排片寥寥,到实现票房和口碑逆袭,确实是一个难以复刻的现象。”8月31日,电影行业资深人士张韵(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隐入尘烟》走出了一条小众佳片未曾预想的破圈之路。”猫眼研究院报告分析称,影片上线平台成为了《隐入尘烟》焕发二轮生机的起点,网友的二创传播则是关键环节,核心还是影片真实的内容和朴素、真挚的情感。 票房重回“日均亿元” 除了不走寻常路的《隐入尘烟》之外,整体上看,2022年暑期档票房、观影人次双增,交出了一份可观成绩单。 据猫眼专业版,2022年电影暑期档包括新片与重映片在内,累计有115部新片先后上映。截至8月31日24时,2022年暑期档总票房91.34亿元,观影总人次2.34亿,总场次2969.25万场。这意味着,整个暑期档92天收获91亿元票房,重回“日均亿元”档期梯队。 具体与2021年同期对比,2022年暑期档整体票房较2021年的73.81亿元,同比增长23.6%;观影人次也实现了提升,由2021年暑期档的2.03亿人次增长至2022年暑期档的2.34亿人次,同比增长15%。 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以28.95亿元成为档期票房冠军,《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分别收获17.08亿元、10.59亿元,坐稳票房前三;紧随其后的《神探大战》《明日战记》《新神榜:杨戬》则各自拿下7.11亿元、6.22亿元、3.33亿元票房。 头部影片无疑贡献众多票房占比,《独行月球》《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三步票房前三影片,票房占比超过60%,包揽了暑期档主力票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首个空客飞机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航班启航
- 日大使:澳亚寻求核潜艇 日本可提供专业知识与设施
-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方案出台,2030年超三成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
- 99岁基辛格再谈美中关系:两国开始“搭桥”,这是积极的
- 迪士尼称Iger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接替Chapek
- 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发展韧性继续彰显——聚焦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
- 慧择涨超13% 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
- 王先进:恐怕不能苛求自动驾驶绝对安全
- 连花清瘟大卖,假冒药出现!以岭药业:保留追责权
- 伊朗与委内瑞拉签署多项经济合作协议
- 股价暴涨!地产巨头又启动配股融资了
- 京津冀鲁813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
- 年近90的浙大教授设立两项百万基金,只为实现这些心愿
- 韩国经济艰难寻求脱困解围
- 深圳烂尾楼终结篇
- 最新!姚高员任杭州市代市长
-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 CEO沈晖呼吁公司上下共渡难关
- 金融放大招,楼市会有变化吗
- 成都光厂创意创始人、CEO杨达: 推动“素材变现” 为全民创作创造商业价值
- 外资爆买260亿,9大核心资产净买入超10亿,这些绩优小白马被翻倍增持(附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