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0家上市公司入列“重整席” 业界呼吁建立全国统一预重整规则
原标题 年内10家上市公司入列“重整席” 业界呼吁建立全国统一预重整规则
证券日报
6月22日,重整席st天马公告称,年内申请人徐州允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已经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家上界呼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市公司入向衢州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列业立全
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吁建预重今年以来,国统截至6月22日,整规则A股申请(或被申请)破产重整的重整席上市公司新增10家,其中,年内8家已经启动预重整。家上界呼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市公司入目前,列业立全累计16家上市公司处于申请(或被申请)破产重整状态,吁建预重尚未获法院受理,国统其中12家启动预重整。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目前预重整越来越普遍,但是各地规则不同,亟须制定全国性的统一规则。为了促使破产重整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监管部门需要从重整计划制定和实施两方面加强监管。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面临四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预重整普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效率提升,重整案例明显增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受理程序链条较长仍是棘手问题。而实践中,重整投资人遴选、偿债方案、重整方案制定和实施等均面临不同程度困难。
5月25日,*st星星破产重整获法院受理。据公司公告,债权人于2021年8月16日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即从债权人提出破产重整到法院受理,历时282天。而早在此前的2021年8月23日,法院就已对启动了预重整程序。
谈及当前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郭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存在利益牵涉广、程序链条长的特点,复杂费时;而合适的重整投资人也不易找到;此外,目前市场摸索出的若干破产重整模式效果仍有待检验。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志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整前,很多上市公司实施破产重整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壳,并未注重实质业务的重整。但随着退市制度完善,重整便只是一个司法工具,并不能完全化解退市风险。其次,目前重整受理链条较长,审批时间较长。
“而重整后,大多上市公司生产经营重回正轨,但是也有公司仅仅解决了债务问题,经营依旧困难。此外,投资人对资产注入等承诺没有兑现,也是影响重整效果的一大不确定性。”郑志斌进一步表示。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陈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面临几大问题:一是法院受理程序链条较长,需要法院系统、证监部门、地方政府等多方协调,耗时较长;另外,上市公司若存在硬伤,重整大概率也不会获得受理。因此,多年来真正进入重整程序并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并不多。二是偿债方案和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等如何制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负面清单,债权人或中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重整投资人的选择非常关键,但目前对于重整投资人遴选标准、确定程序和方式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则。四是上市公司重整程序终结后,如果重整计划中的经营方案不完善或者执行确定性不够,或者投资人未按承诺履行,则会影响重整效果。
需紧盯两点
促使破产重整真正发挥功效
3月3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等事项的自律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等事项的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郭雳表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新规则对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进行了全流程规范,增强了预重整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公司控股股东、重要子公司等异动,做了统筹考虑和安排。此外,强化了信息披露和勤勉尽职要求,加强了对相关内幕交易活动的稽查整治。
陈枫认为,交易所发布的《指引》,旨在加强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监管管理。证券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重整监管的核心关注点主要有几个:一是,整个重整期间(从申请到终结)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二是,投资人的遴选程序是否合法合规。三是,偿债方案、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经营方案等是否合法合规以及可执行。四是,重整程序中是否有内幕交易行为。五是,重整程序终结后,投资人的各项承诺是否得以切实履行。
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重整制度,提升重整效果,郑志斌认为,从效力层级来看,需要从更高层级强化《指引》效力;其次,上市公司重整目前只有资本公积转增股票一种金融融资工具,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丰富重整的金融融资工具。最后,实践当中已经把预重整作为一种司法行为,但目前只有各地出台的地方规则,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普遍性的规则。
陈枫表示,从涉及主体来看,需要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债权人、投资人、地方政府、法院、监管机构等多方角度进行规则的综合完善;下一步可以适时推动最高院与证监会此前出台的《关于审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及破产法的修订工作。
强化投资者保护
可提升其重整“参与度”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面对大量中小投资者。谈及上市公司重整过程中如何加强保护投资者,郭雳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推进,一是要增加中小投资者的决策参与,二是对于股权调整等重要事项做好安排,三是针对信托计划等操作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估。
陈枫认为,需要保证投资者知情权,督促上市公司充分完整真实准确进行信披,二是需要监管部门完善相关规则,规范出资人权益调整等。
郑志斌认为,强化信息披露只是一方面,《指引》完善细化了信披要求,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还要提升股东的参与权。未来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在涉及债务、经营以及资产处置等方面,提升股东的参与权。此外,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重整方案的审查以及加强对上市公司重整的事后监督,如督促投资人履行承诺,并对不履行承诺行为进行处罚。
(责任编辑:知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原行长落马近1个月后,56岁王良被聘任为招商银行行长,已在招行工作27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5月19日,发布关于聘任行长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5月19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王良先生为招商银行行长的议案》,同意聘任王良先生为招商 ...[详细]
-
记者核实获悉,5月19日下午,召开全行干部大会,目前主持招行工作的执行董事、常务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王良被任命为该行党委书记。在履行必要的公司治理程序后,56岁的王良将成为继王世祯、马蔚华、 ...[详细]
-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启动《国防生产法》,以加快婴儿配方奶粉的生产,解决该国目前存在的短缺问题。《国防生产法》是美国国会于1950年批准颁布的关于国防生产的基本法律。美国白宫方面表示,该 ...[详细]
-
年内22家私募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 景林九坤宁泉保银等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
11月23日,保银投资近期公告表示,计划出资1亿元人民币进行申购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年内一共有22家私募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元,其中12家私募自购金 ...[详细]
-
今天杭州多家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调整 ...[详细]
-
电厂·财报|京东物流也要开始赚钱养家了?记者 严利婷2022年,京东的“三驾马车”正在迎来不同的命运。依托于京东供应链金融成立的金融业务,至今仍匍匐在上市路上;作为京东起家的零售业务,在流量见顶与疫情 ...[详细]
-
澎湃财讯近日,市场有消息称,字节游戏团队发行业务线裁员80%。5月1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字节跳动旗下朝夕光年相关负责人获悉:信息不实,部分业务有调整,但无大规模裁员。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详细]
-
下调年度指标,中通快递预计今年市场份额将至少增长一个百分点。中通快递。IC 图11月22日,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中通快递,ZTO.N,2057.HK)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第三季 ...[详细]
-
撰文/赵晨希编辑/李信马在中概股“逼退潮”下,找房以下简称贝壳)成为首支回港“双重上市+介绍上市”的中概股。5月11日,贝壳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与其他企业“二次上市”不同,贝壳采取以介绍上市形式在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