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及时精准实施客运管控,着力做好管控区域重点人员出行服务保障
通知提出,交通要加强与相关地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运输运管域重员出沟通协调,同步暂停对开道路客运班线。部及指导经营者及时向社会公布停运有关情况,时精施客并做好宣传解释和免费退票服务。准实障
3月22日,控着控区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道路客运及城市交通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好管通知。
通知提出,点人及时精准实施客运管控。行服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踪本地疫情发展态势,交通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运输运管域重员出及时暂停中风险、部及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对外道路客运服务和城市公共汽电车、时精施客出租汽车(含网约车)、准实障顺风车等的控着控区跨城业务。要加强与相关地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步暂停对开道路客运班线。指导经营者及时向社会公布停运有关情况,并做好宣传解释和免费退票服务。
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调整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组织方案,严防客流聚集;对途经管控区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线路,实行绕行或甩站运输。设区市或县级行政区域采取全域封闭式管理措施的,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及时暂停封闭管理区域内道路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报请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后,有序恢复客运服务。
通知要求,着力做好管控区域重点人员出行服务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进疫情形势变化,组织日常管理规范程度高的运输企业,优选技术状况好的车辆和从业素质强的驾驶人员,备齐备足防疫物资,提前做好应急运输车队组建准备工作。若当地采取局部或全域封闭式管理措施,要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安排,立即启动应急运输车队,加强与卫生健康、市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精准摸排需求,科学制定重点人员应急运输服务保障方案和社会面应急出行保障方案,按照高风险地区标准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满足医护人员、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人员、防疫工作人员出行和公众应急就医出行需要。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道路客运及城市交通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难度加大。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3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道路客运及城市交通领域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及时精准实施客运管控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踪本地疫情发展态势,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及时暂停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对外道路客运服务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含网约车)、顺风车等的跨城业务。要加强与相关地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步暂停对开道路客运班线。指导经营者及时向社会公布停运有关情况,并做好宣传解释和免费退票服务。
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调整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组织方案,严防客流聚集;对途经管控区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线路,实行绕行或甩站运输。设区市或县级行政区域采取全域封闭式管理措施的,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及时暂停封闭管理区域内道路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报请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后,有序恢复客运服务。
二、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道路客运及城市交通有关经营者按照《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第七版)》要求,做好一线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严格开展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杀。要督促经营者做好防疫措施宣传,引导旅客自觉佩戴口罩,配合做好测温和信息登记。督促经营者加强旅客实名制管理,严格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实名查验和省际、市际包车乘客信息登记。督促经营者落实防疫应急处置要求,一旦发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呕吐、乏力、腹泻症状的人员,或接到相关部门通报的人员涉疫风险信息,立即按规定将相关人员转移至临时留观区,并配合做好移交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强化入境人员等群体转运闭环管理
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组织道路客运车辆、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为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以及核酸采样人员提供运输服务的,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相关经营者对车辆驾驶室进行全封闭物理隔离,为司乘人员配备防护服、防护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等防疫装备。指导相关经营者督促司乘人员配合做好信息登记,落实规范防护、闭环管理、高频次核酸检测、每日健康监测零报告等防疫措施,并在每次运输完成后对车辆进行严格消毒。相关司乘人员闭环管理期间,不得与非闭环管理人员接触,按照“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移出闭环后方可为社会公众提供运输服务。经营者不得安排同一司乘人员为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和其他社会公众交叉提供服务。
四、着力做好管控区域重点人员出行服务保障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进疫情形势变化,组织日常管理规范程度高的运输企业,优选技术状况好的车辆和从业素质强的驾驶人员,备齐备足防疫物资,提前做好应急运输车队组建准备工作。若当地采取局部或全域封闭式管理措施,要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安排,立即启动应急运输车队,加强与卫生健康、市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精准摸排需求,科学制定重点人员应急运输服务保障方案和社会面应急出行保障方案,按照高风险地区标准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满足医护人员、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人员、防疫工作人员出行和公众应急就医出行需要。
五、科学谋划部署清明节假期运输服务保障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往年清明节期间客流特点,提前谋划做好2022年清明节假期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要制定完善运输组织方案,优化运力调配,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加强与客运枢纽、火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等重点区域的服务衔接,提高重点区域疏运能力。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运输组织,保障城乡群众出行需求,有效减少人员聚集。
六、加大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力度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组织执法力量,以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场站、包车、农村客运车辆等为重点,采取现场监督检查、监控视频抽查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者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要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企业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举一反三,坚决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道路客运领域协同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违规站外配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补齐防疫短板。
七、切实加强行业防疫工作服务保障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政策支持,推动将道路运输一线从业人员纳入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范围,积极为经营者争取必要的防疫资金和物资补助,减轻经营者压力。要指导运输经营者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特别是高风险岗位人员关心关爱,切实维护一线从业人员身心健康。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22年3月22日
(责任编辑:焦点)
-
第三季度巨亏超六亿,三次收到退市警告的趣店“继续挥刀”预制菜
2022年11月21日,美股上市公司趣店QD.US)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经历上半年“不计上限”投入预制菜、二季度又全面精简的过山车后,趣店创下了IPO以来的单季最大亏损——6.48亿元。财报显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记者吴立洋 实习生吴峰 北京报道近日,索尼宣布将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调PS5的售价,受此次价格调整的影响,国行PS5官方售价由原来的3899元提价400元至4299元,数字版PS5则 ...[详细]
-
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网8月25日电张乃月) 当地时间24日,美国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约30亿美元的军援。但据美国官员透露,这笔军援可能不会立即抵达欧洲。与此同时,有研究显示,整个7月,欧洲六个大国没有发起任何新援助,仅 ...[详细]
-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均与上期持平。图片来源:中国货币网自8月LPR实现非对称下调后,近几 ...[详细]
-
“中船系”资源整合提速!中国动力拟226亿收购多家公司股权,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近日“中船系”资产整合方案浮出水面。8月23日,和发布公告,中国动力全资子公司中船柴油机将以自身股权作为对价,向中国动力 ...[详细]
-
北京城市副中心力争3年打造元宇宙应用示范区,培育引进100家以上生态链企业,还要打造元宇宙主题乐园
北京城市副中心力争3年打造元宇宙应用示范区,培育引进100家以上生态链企业,还要打造元宇宙主题乐园8月24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 ...[详细]
-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大算力的数据中心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面向视觉云的数据中心GPU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增长至150亿美元。如今,数据中心业务在各大芯片厂商的业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x86发明者 ...[详细]
-
今日,“连花清瘟‘断货’后出现涨价,有药店售价涨超50%”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有媒体报道称,部分药店对连花清瘟胶囊均有不同程度提价。其中,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涨价幅度明显。有位于广东 ...[详细]
-
编者按: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必须要熟悉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为帮助投资者掌握不同行业的财务分析基本技巧,提升投资决策能力,深交所投资者服务部联合毕马威、、、,共同推出“财务视角看行业”系列投教文章。本篇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