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英媒恶炒英中生物合作有风险 专家:“恐华”疑虑症

字号+ 作者:严丝合缝网 来源:探索 2025-07-06 20:10:22 我要评论(0)

[驻英国特派记者  周卓斌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倪浩]英国《观察家报》20日报道声称,中国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英国和中国目前合作进行的一些医学卫生研究项目,取得英国人的基因数据,“担心”有多达50万英国公民

[驻英国特派记者  周卓斌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倪浩]英国《观察家报》20日报道声称,恐华中国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英国和中国目前合作进行的英媒英中有风一些医学卫生研究项目,取得英国人的恶炒基因数据,“担心”有多达50万英国公民的生物DNA样本会落入中国手中,导致数据被滥用。合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险专专家21日表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家疑情况下就擅自为中国贴上标签,将正常的虑症中英间科学合作政治化,其实反映了英国一些人无法正视中国崛起,恐华缺乏对中国科学技术客观而理性的英媒英中有风认知,因而产生一种“恐华”疑虑症。恶炒

报道引述伦敦国王学院政策研究所教授亚当斯的生物话称,该资源库的合作数据共享“有问题”,对资源库如何监管使用数据提出质疑。险专报道称,家疑由于西方对华“政治和安全紧张局势加剧”,目前储存有超50万人DNA信息的英国“生物银行”需要重新审查其英中生物合作项目的风险,警惕所谓“中国当局干预”,“向中国转移英国公民基因信息”。

资料图 图源 视觉中国

据报道,英国“生物银行”是英国迄今以来规模最大的有关致病或预防疾病的基因和环境因子的信息资源库。2012年起,该信息库对世界各国研究者开放。研究者支付3000至9000英镑就可以访问数据库获得相应数据。英国“生物银行”表示,该资源库通过“公平,透明和非歧视”的政策对外开放,与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享数据。由于相关生物信息均以匿名处理,且严格禁止数据使用方重新反向识别个体,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它被滥用或参与者的隐私受到损害。该资源库发言人也表示,与中国研究人员共享的只是DNA中基因数据,不涉及相关实体样本。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2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没有任何证据和英国“生物银行”已“辟谣”的情况下,有关报道更衬托出英国一些人的荒唐可笑。赵俊杰表示,中英在多个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但英国国内个别人士的思维受到中美对立的影响,在一些正常的科学合作、商业合作上借题发挥,这不利于中英两国在相关领域里的合作,也会破坏两国间在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2025-07-06 20:08

  • 日本投资者再度抛售美债 全球债市料创史上最大月度跌幅

    日本投资者再度抛售美债 全球债市料创史上最大月度跌幅

    2025-07-06 19:32

  • 年报收官!A股上市公司净利同比增两成,这些行业表现亮眼

    年报收官!A股上市公司净利同比增两成,这些行业表现亮眼

    2025-07-06 19:06

  • 股海导航 4月29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股海导航 4月29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2025-07-06 18:3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