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二级资本债到期不赎回频现背后:资本补充压力大
尽管银行二级资本债到期不赎回的银行现象此前也有,但在上市银行中较为罕见。本债不赎本补近日,到期九江银行(06190.HK)发布了对某期二级资本债不行使赎回选择权的回频后资公告,备受市场关注。现背不过在一日后,充压该行就更改了这一决定,银行变为“赎回”。本债不赎本补
“作为AAA评级的到期银行,做出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回频后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现背”一位城商行分行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充压毕竟这反映了银行资本承压的银行情况。
实际上,本债不赎本补近年来,到期银行到期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情况逐渐增加,截至目前,已有50只债券未被赎回,涉及规模达323.8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仅影响银行的再融资风险,也加大了投资人本金回收、期限错配、估值波动等风险。
也有观点认为,不赎回虽然对二级资本债市场有一定扰动,但由于不赎回的银行资质较差,占比较低,影响有限。未来或会有更多弱资质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市场分化程度可能加大。
上市银行态度反转
所谓二级资本债,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为增加二级资本公开发行的债券,包括赎回和减记两条特殊条款。发行人有权选择赎回债券,而投资者不得提前回售债券。
当发行人无法生存等事件触发,发行人有权对本金全额减记(无需获得债券持有人同意)。比如规定有确定到期日的二级资本工具,若不行使赎回权,银行应在到期前的最后五年将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金额按一定比例逐年减计。
从过往经验来看,在二级资本债到期后,考虑到再融资、估值等情况,赎回是多数银行的选择,尤其是上市银行。但近日出现了特例。九江银行公告称,不行使“18九江银行二级01”的赎回选择权。
作为港股上市银行,且主体评级为AAA级,九江银行这则公告备受市场关注。“整体来看,九江银行在城商行中资质不属于最弱一批,所在区域尚可,且大股东主要为当地财政、北京市地方国企和头部股份行,其二级资本债不赎回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分析称。
至于为何选择不赎回,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可能是银行考虑到经营压力以及资本充足情况。“在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近年来银行基本面的分化加大,一些银行盈利能力下滑明显,资本补充压力较大。”上述城商行分行高管告诉记者。
因为根据相关规定,银行行使赎回权需满足相关条件,一是使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工具替换被赎回的工具,并且只有在收入能力具备可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二是行使赎回权后的资本水平仍明显高于银监会规定的监管资本要求。
以九江银行为例,近年来该行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归母净利润增速波动,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可能影响其再融资能力;其次,九江银行关注类及不良类贷款占比和增速较高,且涉及房地产占比较高。
在资本补充方面,2022年三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九江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9%、11.02%和8.42%,其资本充足率高于城商行12.85%的水平。
据测算,若赎回“18九江银行二级01”,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高于监管资本要求;但经压力测试,若其赎回全部资本补充工具,资本充足率为10.08%,将低于监管要求;此外,若关注类贷款按50%转变为不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现今的8.42%显著下降至5.49%,触及监管底线。
不过,仅在一天后,九江银行就改变了选择,通过官网表示,决定对“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行使赎回选择权。
“九江银行此次不赎回后又赎回,可能与其当前资本充足率仍符合监管要求有关,但仍需关注其资产质量承压及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的情况。”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称。
和九江银行类似,同样是在港上市的天津银行(01578.HK)曾于去年12月公告称,对该行2018年二级资本债券不行使赎回选择权,不过随后也变更为行使赎回选择权,赎回面额为100亿元。
一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对记者表示,上市银行最终选择赎回,一方面是出于自身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市场对其资本充足水平的担忧,以及可能存在的估值风险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小行二级资本债市场的稳定。
到期不赎回现象或加剧
除了上市银行外,自2018年以来,市场上未赎回的银行二级资本债逐年增加。据多家机构统计,截至目前,共有43家银行的50只二级债未行使赎回权,均为城商行和农商行,涉及规模达323.8亿元。
尤其是2021和2022 年,受再融资难度加大及资本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等因素影响,选择不行使赎回权的二级资本债数量明显增多,分别为17只和24只,未赎回二级资本债券规模分别为112亿元和110.57亿元。
从评级上看,这些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时评级多位于AA-及以下,多数为分布于山东、辽宁、安徽、吉林等区域经济条件较弱的农商行。其中辽宁未赎回的二级资本债规模最多,为85亿元;主体评级为A+及以下未赎回二级资本债的银行有22家,占比高达51%。
另就财务表现而言,华泰研究统计称,不赎回银行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规模平均多在百亿级别;资产质量相对较差,不良率平均值在2.2%~3.7%之间,显著高于城商行总体,A+及以下银行不良率显著高于农商行总体;同时,赎回期前资本充足率多在11%~13%左右,相对较低。
孙彬彬表示,整体而言,银行选择不赎回的主要原因包括:近年来盈利能力下滑,资产质量较差,收入能力不具备可持续性;行使赎回权后资本水平不足,不满足监管要求;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未来转变为不良贷款的风险较高;再融资能力不足,市场调整下发行端受阻,赎回后更难以续发新债。
“近年来,整个市场环境不好,发行人赎回后可能很难发新债了,再加上本身资本充足水平就不高,所以一些小银行选择不赎回也并不意外。”上述银行业资深从业者也对记者称。
而当“不赎回者”增加时,市场对银行二级资本债的波动也较为担忧。对此,孙彬彬表示,由于不赎回的银行资质较差,占比较低,影响其实有限。
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或会出现更多弱资质银行选择不赎回的情况,二级资本债市场分化程度可能加大。一方面,受到贷款下降及净息差双重影响,部分城农商行展业压力、补充资本压力较大,尤其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银行。
另一方面,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张继强表示,11月中以来,理财赎回风波导致理财规模明显收缩,低等级信用债、银行次级债配置需求明显缩减,使得中小银行次级债再融资面临风险偏好下降和需求不足的问题,或导致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案例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2023年共67只、4007亿元规模二级资本债面临赎回,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为2030亿元、1250亿元、478亿元和239亿元。
“预计整体赎回压力相对可控。”孙彬彬称,主要需关注资本充足率距监管要求较近、主体资质较弱的银行赎回风险,同时在已经不赎回的银行中仍有存量二级资本债存在不赎回的风险。
(责任编辑:知识)
-
在“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的时代之问面前,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中美,所做的选择越来越清晰。而近日备受国际舆论关注的两个话题,恰好展示了两种选择、两种趋势的不同图景。一个是,为期6天的2022年 ...[详细]
-
台媒“狂欢”过后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台退役中将:解放军明显在演练全面封锁台岛8月2日晚,新华社受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北京时间2022年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在台湾岛周边海域和空域,进行重要军 ...[详细]
-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葛熔金雷某某在事故现场。视频截图浙江丽水龙泉市的社区矫正人员雷某某在福建建瓯市一处高速路上看到一辆车冒出浓烟,司机被困车内,立即上前冒险救出已昏迷的司机。事后,当地警方授予雷某某见义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7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23日珠海市气象台更是将全市高温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罕见的高温现象也对珠海市水产 ...[详细]
-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疫苗VGPox 1-3。据中国生物公众号消息,11月22日,国药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 ...[详细]
-
“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于8月2日-3日召开。毕马威中国东北地区主管合伙人、毕马威东北振兴创新中心负责人王锐出席并演讲。王锐总结东北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产业,一个是资本,一个就是人 ...[详细]
-
网红用大白鲨做美食,该让她尝尝法律味道近日,一段网红美食博主拍摄水煮鲨鱼和烧烤鲨鱼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有科普博主反映,这条鲨鱼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大白鲨,又名噬人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南充警方随 ...[详细]
-
第一款Android 13旗舰已在路上 谷歌Pixel 7系列10月登场
8月2日消息,知名爆料人Jon Prosser透露,谷歌Pixel 7系列将于10月6日开启预售,10月13日正式开卖,其中10月6日预售日正是谷歌Pixel 7系列发布时间。此前Jon Prosse ...[详细]
-
看似“过气”的自助餐正在凭借平价化、“小而精”悄悄“翻红”。小火锅自助餐厅正在全国爆发式增长,涮烤一体锅让食客一餐两吃,大快朵颐;星级酒店的海鲜自助也转型走“团购”,吸引不少非住店客人到场尝试。 主 ...[详细]
-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持续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增势明显,软件业务出口增长加快。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4626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