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拒诊孕妇事件涉及医院复诊 背后上市公司ST国医能否摘帽扭亏?
炒股就看,西安权威,拒诊专业,孕妇医院及时,事件涉及上市全面,复诊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背后
本报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因停业整顿期满三个月且整改合格,公司国医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否扭亏000516)旗下的摘帽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4月13日恢复正常诊疗工作。西安
上述两家医院停业整改事件可追溯至今年1月,拒诊当时西安高新医院发生一起拒诊孕妇流产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孕妇医院因延误急危患者救治,事件涉及上市1月13日,复诊西安市卫健委对西安高新医院、背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出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合格后重新开诊等处理意见。
4月13日,《华夏时报》记者分别致电上述两家医院了解到,目前医院已完成3个月停业整顿工作,医院所有科室全面恢复诊疗。
当日,ST国医股价一度直线拉升,但后股价走弱,最终收报跌停价。随后,ST国医发布公告,下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西安高新医院收到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复诊通知,将使公司整体医疗经营活动恢复正常,公司将及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拒诊被罚停业3个月
西安高新医院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诊,是国内首家社会办医三甲医院。根据国际医学官网介绍,建院至2017年6月期间,西安高新医院的年门诊量近80万人次,年住院3.8万人次、年手术1.9万人次。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则号称是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和国际JCI认证标准建设的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综合医院。
两家医院复诊后是否需要核酸阴性证明才可就医?西安高新医院导医台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除发热患者外,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患者就诊不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另一家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核酸要求与此类似,热线值班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患者持行程码、西安一码通绿码到医院就诊不用核酸阴性证明,发热、口腔、胃肠镜等特殊科室就医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早前在1月4日,西安一名孕妇家属在微博发帖,讲述了亲属小姨在西安高新医院门口,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入院,两个多小时后大出血流产一事,随后该事件迅速引起全网关注。之后,又有一名网友称父亲心绞痛被拒诊拖延后离世,涉及到西安高新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经过调查后,1月13日,西安市卫健委对上述两家医院作出处理,要求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此外,西安市卫健委还对两家医院作出了警告、全市通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等处理,医院相关负责人被约谈或免职、停职。
对于医院停业整改期间的工作,ST国医公告中称,在抗疫与医疗资源依旧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在处理好停业整顿期间的院内各项工作的同时,继续组织医护人员完成支援新冠定点医院患者救治和社区核酸采样任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医院服务优化、管理提升工作。
在两家医院收到的复诊《通知》中,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经省、市级专家检查,认为两家医院整改期间能端正办院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运行管理等各项制度,承担社会责任,整改合格,符合复诊标准。按照专家组意见,我委同意你们于 4 月 13 日起复诊。”
“摘帽”后路在何方
旗下两家医院的停业整顿,让ST国医本就走低的业绩更加雪上加霜。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这得益于国际医学实际控制人刘建申,他以一己之力收购“陕西第一股”陕解放A,从一家百货零售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医疗公司,由此在资本市场上也被称为“一枝刘”。
2021年半年报显示,ST国医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目前,正在运营的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医学商洛医院是国际医学的三大核心资产,同时正按三甲标准建设西安国际医学康复医院。
据半年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ST国医总营收13.06亿元,其中,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同期营收分别约5.38亿元、7.1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分别为41.2%和55%,合计在总营收中占比约96%。可见两家医院对于国际医学业绩的重要地位。
正因如此,1月13日晚间,ST国医发布公告称,由于下属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停业整顿。根据相关规定,该事项触发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相应情形。公司股票自1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1月17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自1月17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国际医学”变更为“ST国医”,股票代码仍为“000516”,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同时,元气大伤的国际医学,面对的是长达三个月时间的停诊对于今年的业绩冲击。实际上,因为民营综合医院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较长的特征,大多数民营医院早期都是亏损状态,国际医学也不例外。
2019年,ST国医的营收从上一年的20.39亿元下滑至9.9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则为-4.69亿元;2020年,营收虽然实现了62.17%的大幅增长,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仍是-6.4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状况略有好转,营收达到20.4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亿元,同比增长1.67%。
据ST国医今年1月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2021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8.25亿元至-7.35亿元,依然没有走出亏损的低谷。
尽管近两年ST国医也没有停止进取的脚步,但是收效却不尽如人意。据公告,ST国医与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3月 7日签署了《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将所持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 99%的股权作价转让。
ST国医表示该转让事项有利于公司完善业务布局,优化资产结构,但这是否也意味着其走出西安实现进一步扩张受挫?此外无论是在辅助生殖项目上,还是在医美业务上,国际医学目前依然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对此,4月13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国际医学董秘,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知识)
-
韩媒:消费者向乐天制果讨“小新”贴纸,收到后被吓到“毛骨悚然”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付嘉骏】据韩联社22日报道,近日,一名向韩国企业乐天制果的产品提出质疑的韩国消费者从该公司收到了一个一般在葬礼时所用的“白包”作为反馈,该消费者感到又惊又怕,引发韩国网民愤怒。乐天 ...[详细]
-
专访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副中心产业正向绿色低碳快速发展
导读:城市的现代化一定要以更大的自觉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涵盖了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与科技创新等广泛内容的系统性变革。实 习 生 操杰睿 张旭 北京报道北京城市副中心是 ...[详细]
-
经济日报在武陟县乔庙镇,农民正冒着高温驾驶机械进行插秧作业。 王琳锋摄农民们把育好的水稻秧苗运送到田间地头,机手们驾驶插秧机在农田里穿梭作业,转瞬间,一盘盘嫩绿的秧苗便整齐地立在田间……日前,望着满田 ...[详细]
-
三大因素助力财险大打翻身仗!保费增速碾压寿险,非上市公司净利润更罕见反超
来源:慧保天下2022年上半年,财产险公司相较于人身险公司可以说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业务增速实现碾压、非上市净利润规模更是罕见超越后者。业务增速碾压:上半年,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增速达9.4%,而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晚,发布公告,公司接到董事长汤丽君的通知,其于11月22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汤丽君涉嫌内幕交易昊志机电股票,根据证券法、行 ...[详细]
-
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巨型游艇已于当地时间周二凌晨悄悄离开了建造它的荷兰造船厂,没有按原定计划拆掉一座大桥,也避开了原定路线和公众视线。这艘游艇长127米,造价达5亿美元,由造船公司Oceanco在荷兰 ...[详细]
-
杨智渊,男,1990年1月21日出生,台湾省台中人。他长期鼓吹“台独”理念,伙同他人成立“台独”非法组织“台湾民族党”,以“推动台湾成为主权独立国家并加入联合国”为目标,大肆鼓噪“公投建国”,高调推行 ...[详细]
-
2022年8月4日13时—8月5日13时,东方市新增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8月1日0时至8月5日13时,累计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9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一、8例新冠肺炎确 ...[详细]
-
11月18日下午,600016.SH)在线上召开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行长郑万春、副行长袁桂军、副行长石杰、副行长李彬、副行长林云山、董事会秘书白丹参加业绩说明会并解答了投资者总计26个提问 ...[详细]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魏齐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新华社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在台湾北部、东北、西北、东部、西南、东南6处海域和空域,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