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公认好喝的牛奶检出低毒物质,企业刚摘帽又业绩下滑,背后李氏家族20年浮沉…
来源:北京商报
6月30日,热搜认好#新疆纯牛奶不合格#的第公低毒话题登上热搜第一,截至发稿,牛奶年浮话题阅读量已超1.3亿。检出家族
近日,物质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企业本期检出标称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刚摘2批次纯牛奶含有低毒类添加剂。不少网友表示,帽又觉得好喝的业绩牛奶也塌房了。
纯牛奶里检出丙二醇
抽检检验情况显示,下滑本期检出标称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趣尔”)生产的背后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丙二醇。李氏
30日上午,热搜认好澎湃新闻记者致电麦趣尔证券部,第公低毒该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牛奶年浮目前公司正在对很多批次的产品进行大批量排查和抽检,涉及多个渠道、品类,具体结果还没有出来。对于麦趣尔是否会召回已售出产品或下架相关产品,该工作人员表示还不清楚具体措施,将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处理措施。
牛奶中检出的丙二醇到底是什么?
据证券时报,资料显示,丙二醇属于低毒类添加剂,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肾脏障碍。有专家表示,人吃下丙二醇之后,大约有45%会经过肾脏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其余的则在体内代谢为乳酸。如果食用量过大,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血液和肾脏累积,从而导致中毒。主要影响神经系统,造成呼吸变缓、心率降低、失去意识等。
央视网报道则提及,据专家介绍,丙二醇是一种化学溶剂,因为与各种香料有较好的互溶性,经常用作化妆品原料。但是由于丙二醇具有低毒,通常在化妆品中的添加浓度约在5%以下。
天眼查显示,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立足食品行业中高端领域,以乳制品制造和烘焙连锁为核心业态,并辅以节日食品等产品的研发与加工。公司下属子公司主要产品有“麦趣尔”乳制品系列、烘焙食品系列、速冻米面食品系列等400多个品种。
据悉,麦趣尔牛奶一直因“好喝”备受消费者青睐,此前网络上还有关于“麦趣尔牛奶为什么好喝的”提问和新闻报道,并且有网友称其“惊为天奶”。
有报道称,麦趣尔参与2022年新疆辖区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时,有投资者提问,公司各大电商平台销量都名列前矛,是否有自己出钱购买榜单的嫌疑?对此,麦趣尔高管回复表示,“公司是上市公司,严格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没有您说的情形。”
此次事件出现后,6月30日,麦趣尔(002719)股价“一”字跌停。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一直维持跌停状态,报跌停价7.98元/股,跌幅为10.03%,总市值为13.9亿元。
从乞丐发家后屡经浮沉
麦趣尔是从一家小工厂发家的。据第一财经资讯,上世纪60年代,创始人李玉瑚从山东离家逃难,一路乞讨,到达新疆。
1989年,李玉瑚筹集5000元,创办了一家只有一台旧烤炉、5个工人的小型食品工厂。2002年,李玉瑚又瞄准乳制品领域,投入6000万元,成立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此举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当地“乳企龙头”,当年的销售收入2.8亿元,利润6139万。2014年,麦趣尔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至此,李玉瑚完成了从乞丐到亿万富翁的传奇蜕变,但麦趣尔的辉煌也定格在上市那年。
李玉瑚将辛苦创下的麦趣尔,交给了三个儿子李勇、李刚、李猛。接手家业的三兄弟,踏上了不断收购的道路。2015年-2017年,麦趣尔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125万元、2811万元、1884万元。至2018年、2019年麦趣尔直接陷入亏损沼泽,被戴上*ST的帽子,面临退市风险。
麦趣尔扩产及奶牛养殖基地的完工也一拖再拖。麦趣尔2014年在招股说明书中规划的扩产及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计划,原计划2016年12月31日可完工投产,结果足足晚了5年,到2021年底才有了投产眉目。
2020年,麦趣尔回归初心发力乳制品业务,当年净利润实现扭亏成功“摘帽”。但刚躲过退市危机的麦趣尔2021年净利润就大幅下滑。据其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3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5.75万元,同比下降65.01%。2022年5月4日,麦趣尔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59.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37万元,同比下滑27.62%。
网红奶翻车接二连三
近几年网红奶不断兴起,牛奶“内卷”加剧,网红奶翻车的事件也频频出现。新晋乳品品牌“塞上一头牛”就曾被曝,在宣传中称其零蔗糖酪乳为“无糖酸奶”,还将其每100ml蛋白质含量为4g的零蔗糖酪乳称之为高蛋白产品。
去年年底,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塞上一头牛在广告中宣传其零蔗糖酪乳产品为“无糖酸奶”,适合减肥人群、控糖人士,并打出“控糖星人的福音”等宣传语。
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分析称,“这是一种企业在打擦边球的行为,第一,‘零蔗糖’不代表没糖,只是没有蔗糖。第二,糖是人体需要摄入的重要营养元素,过分的减糖其实对身体并没有好处。没有临床的证据表明这种高蛋白酸奶对于减肥有一定的帮助。此外,所谓‘零糖’这种绝对化的概念,本身不适合产品宣传。”
同时,塞上一头牛还曾在其发布的关于零蔗糖酪乳广告视频中称,“选零蔗糖、高蛋白的酸奶不会错”。但其营养成分表中标注该产品每100ml蛋白质含量为4g。
根据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在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的要求和条件方面,液态奶中每100ml产品蛋白质含量达到6g才能声称为高蛋白质奶。
除此之外,网红奶百菲酪也曾被曝光。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食品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称,标称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百菲酪水牛高钙奶“产品钙含量标示值为240mg/份,钙检出值为175mg/份”,仅为产品标示值的72.9%,钙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021年7月,卡士酸奶在公众号文案中自称产品为“世界上最好喝、最健康的酸奶”。但业内人士认为,广告法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性用语,卡士酸奶涉嫌违反广告法。
“‘网红’品牌需要以新概念打出品牌力,但乳制品市场比拼的是长远竞争力,即奶源成本、市场反应效率、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新品牌相对还不成熟,造成市场乱象丛生。”宋亮分析道。
(责任编辑:综合)
-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十天后,11月21日下午,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连发四份文件,分别针对政策调整后如何实施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指南。这些指南基本 ...[详细]
-
龙江银行跨区域发放超高利率贷款,借款人实际利率超60%,律师称涉嫌违规
近期,有借款用户向记者投诉,其通过一互联网平台新橙优品向龙江银行申请贷款,还款时才发现除了利息还需要支付服务费。若加上服务费,记者计算发现,其贷款的实际年化利率都已经超60%了。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 ...[详细]
-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逸欣杭州客运段列车乘务员做好旅客乘降组织。 周围 摄6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三角铁路暑运方案于近日出台,在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的情况下,暑期发送 ...[详细]
-
QUICK FactSet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球234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库存达到了创纪录的1.87万亿美元。供应链瓶颈持续、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消费者需求减弱……,在多重压力下,不少欧美制造业企 ...[详细]
-
11月22日-25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专题论坛之一,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爱波瑞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详细]
-
6月30日周四,英美油大跌,跌幅均超过3%。其中,布伦特原油跌幅超3.5%,跌破110美元。WTI原油现跌超4%。 ...[详细]
-
7·8 | 太保产险“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火热开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迈上民族全面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第十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为了落实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集团公司的工作要求 ...[详细]
-
6月29日晚,行长林静然辞职,公告称另有任用。6月30日,南京银行早盘股价一度触及跌停。6月30日早盘,南京银行开盘重挫,跌逾9%,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午间收盘,该行报收10.45元/股,跌逾6%。 6 ...[详细]
-
抛下现金贷业务后,趣店Q3营收、净利大“跳水” 单季亏损超6亿元
来源:北京商报主营业务接连停滞后,趣店营收持续下降中。11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美股上市公司趣店于11月21日晚间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财报,交出了营收、净利双双大幅跳水的“成绩单”。从单季亏 ...[详细]
-
通过更科学,精准的防控,让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可以取得更好的平衡。今日,国航宣布自6月19日开始,陆续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其中既包括突破“五个一”政策限制的新航线,也包括取消第一入境点,直接落地北京的回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