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科技产业股权融资遇冷调查:交易数量与募资额双降 并购替代IPO成退出主渠道
炒股就看,全球渠道权威,金融交易降并专业,科技及时,产业成退出主全面,股权购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融资
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与美股IPO不景气,遇冷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调查代股权融资骤然降温。
Pitchbook发布的数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流入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募资股权投资资金较一季度环比下降约17.8%,创下2018年二季度以来的额双最大单季跌幅。
“由于美股IPO持续不景气与企业估值下滑,全球渠道三季度创投资本对金融科技领域的金融交易降并股权投资金额还可能持续回落。”一位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指出。科技
在他看来,产业成退出主这更像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估值回归。毕竟,去年金融科技领域股权投资极度火热,导致大量金融科技平台估值偏高。如今随着资本市场不景气,创投资本也意识到众多金融科技平台的高估值泡沫即将“破裂”。
记者发现,尽管二季度以来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股权投资持续遇冷,但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金融服务SaaS、监管科技等领域依然成为创投资本投资的热门赛道,其中移动支付占据二季度以来全球金融科技股权融资的“半壁江山”。
究其原因,欧美国家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智能手机、电商生态与互联网服务持续普及,正赋予移动支付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不少创投机构依然看好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风控的小微信贷服务与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产业,决定将资金主要投向这些领域。
记者还获悉,由于IPO不景气,众多创投机构在加码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同时,开始将项目退出主要渠道瞄向并购市场。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二季度规模最大的10笔金融科技平台退出案例里,只有1笔实现了IPO退出,其余9笔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
“这背后,一是创投机构认为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业务互补与抱团取暖,可以成功度过当前经济衰退周期,二是创投机构也寄希望大型金融机构趁着金融科技估值走低之际积极并购金融科技平台,推动自身业务数字化进程。”上述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分析说。
Pitchbook数据显示,尽管二季度以来流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股权投资资金骤然缩水,但金融科技平台的估值却日益“昂贵”。
就单笔交易估值而言,二季度期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种子期、早期、中后期企业的单笔股权融资金额平均值分别上涨至380万美元、1200万美元与3000万美元。就投前估值而言,种子期、早期与中后期金融科技企业的投前估值分别上涨至1500万美元、7600万美元与2.5亿美元。
究其原因,是众多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服务平台借助智能手机、电商生态、用户移动支付习惯、互联网服务的普及,实现较高的业务增长速度,带动企业估值水涨船高。
“但是,随着美股IPO持续不景气与上市企业估值大幅回落,金融科技平台的估值上涨态势正在逆转。”投行Needham Co.策略分析师Mike Matson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投机构与金融科技创业者的估值博弈悄然加剧,一方面是金融科技创业者认为业务持续增长,理应获得更高的估值,另一方面创投机构则希望金融科技创业者能理性看待当前资本市场不景气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风险,相应调低企业估值。
这造成二季度以来金融科技领域股权融资呈现一系列新趋势,即金融科技企业估值上涨同时,股权融资交易数量与融资规模双双下滑。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完成2562笔股权融资,募资额达到535亿美元,但这两项数据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记者获悉,近期部分欧美金融科技平台已经“放下身段”,适度降低企业估值以尽快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从而储备足够资金应对经济衰退周期。但是,创投机构似乎越来越不急于“出手”,他们更愿拉长尽职调查周期,先确认金融科技平台依靠自身业务收入能支撑12-24个月资金开支,再深入磋商股权投资条款。
这种状况也发生在国内金融科技领域。
一位专注小微信贷智能风控技术研发的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先他们预计3-4个月能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如今耗费大半年尚未签订股权投资意向书,原因是国内创投机构的观望情绪日益增加。
一位国内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指出,由于资本市场IPO不景气,加之部分出资人(LP)担心经济增长风险而不愿追加投入,目前他们也囊中羞涩,即便遇到业绩增长相对稳健的金融科技平台,只能选择观望。
在他看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风险持续加大,创投机构何时重拾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情,仍是未知数。越来越多创投机构正减少对新项目的投资比重,转而将资金用于扶持已投资的项目“安全过冬”。
上述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直言,目前他们正积极与FA机构沟通,争取进一步扩大股权募资路演范畴,尽早找到创投机构完成股权融资。为此企业可以再降低10%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股IPO持续不景气,并购俨然成为众多创投资本寻求金融科技项目退出的主要渠道。
仅在今年二季度,规模前十的金融科技项目退出案例里,9笔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项目退出。其中包括全球大型收单机构费哲Fiserv斥资约6.5亿美元收购基于云计算的银行解决方案开发商finxact;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斥资约4亿美元收购加密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所ErisX;澳大利亚加密货币交易平台Swyftx以10亿美元价格收购股票交易平台Superhero。
“随着IPO市场持续遇冷,未来越来越多创投支持的金融科技项目只能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Pitch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Gabbert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型金融机构需要收购金融科技企业推进自身业务数字化进程与拓展加密数字资产等新兴业务,当前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明显走低,恰恰是他们逢低收购的良机;另一方面不少金融科技平台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令大型金融机构在收购谈判过程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包括更低的现金支付比例(更高的股票置换比重),以及在人员安置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等。
多位创投机构人士指出,尽管创投机构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项目的并购退出前景,但在实际操作环节,由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抬高杠杆收购融资成本,以及大型金融机构鉴于未来经济衰退风险收紧资本支出,金融科技领域的并购难度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加密数字资产领域,由于比特币等主要加密数字资产价格大幅回落,金融机构对涉足这类新型业务的兴趣正迅速降温。
“目前,我们只能先向已投资的金融科技项目提供必要的过桥贷款以支撑后者维持运营,再等待合适的并购退出时机来临。”前述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若全球经济衰退周期相当漫长,他们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并购退出时机来临。
(责任编辑:娱乐)
-
编辑/赵昊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计划裁掉约1万名“表现不佳”的员工。这则消息最早被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披露。报道称,Alphabet最新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 ...[详细]
-
思摩尔国际:在中国大陆接受电子烟品牌企业委托生产、销售电子烟不需缴纳消费税
思摩尔国际在港交所公告,根据本集团初步理解,本集团在中国大陆接受电子烟品牌企业委托生产、销售电子烟,或出口电子烟,不需缴纳消费税。于2022年第三季度,本集团约22%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大陆未扣除来自直接 ...[详细]
-
乘联会:预估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68万辆,环比增长1%
11月3日,乘联会发布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判。考虑到主力企业中的个别企业10月减量因素与增量因素的平衡,10月主力企业占比较上月主力企业万辆以上)保持基本稳定,因此预估10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 ...[详细]
-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依滨:中国已走上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于11月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走向绿色经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依滨出席并发表致辞。依滨表示,碳中和等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一环境问题的范畴,成为 ...[详细]
-
照片均由景区提供每当提起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雕刻艺术、诗画仙境的壮美大峡谷风光,许多人不由得想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洪流奔泻入海与峡谷柔情的波浪谷。其实,在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陕西靖边,也有着一抹汹涌的“海浪 ...[详细]
-
中新网绍兴11月3日电项菁)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风起云涌,劳动密集型行业、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纺织业如何保持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3日,在浙江绍兴柯桥举行的 ...[详细]
-
据山东商报旗下山海视频官方微博11月3日报道,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民事案件。王小石化名)在午休时间,因多次外放玩手机音量太大影响到别人,公司依据《员工工作规则》7次警告未果后将其辞 ...[详细]
-
国家网信办集中查处135款违法违规App 每日说、东方头条等在列
近期,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App以强制、诱导、欺诈等恶意方式违法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行为,国家网信办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查处“超凡清理 ...[详细]
-
卡塔尔向全球推销的,不止世界杯。中卡两国国有能源公司11月21日宣布签署大型液化天然气LNG)采购协议,同时创下两项之最:长协时间跨度史上最长、气源来自史上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澎湃新闻从化工集团有限公 ...[详细]
-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近日,丰田汽车对外发布 2022 上半财年4月至9月财报,据财报显示:由于日元对美元贬值推升利润,上半财年丰田销售额增长14.4%至17.7093万亿日元,汽车销量4至9月丰田汽车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