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关键人物离职透露什么信号?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贾丽 7月14日,华为号有消息称,汽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下简称“BU”)智能驾驶产品部首席架构师陈亦伦离职。关键对此,人物华为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回应称,离职“这是透露正常的人事变动。” 年内三员大将出走 资料显示,什信陈亦伦2018年加入华为,华为号可谓是汽车开创华为智能汽车BU的元老,被誉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大脑”。在华为任职期间,人物陈亦伦担任自动驾驶部门首席科学家,离职负责感知技术。透露也是什信在2018年,华为发布了支持L4级别的华为号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高调切入自动驾驶领域。 纵使华为已经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新款问界M7也仅落地了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L4级别的规模化商用还未实现。 陈亦伦已是年内至少第三位从华为智能汽车BU离职的核心人员。今年1月底,原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离职;3个月后,华为智能汽车BU智能车控产品部总经理蔡建永被证实“跳槽”。也就是说,短短半年,华为智能汽车BU已有三员大将离开。 2019年5月份,华为智能汽车BU成立,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任正非在组织变动文件中表态,华为不造车,帮助汽车公司造好车。一年后,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向汽车公司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五大系统,并与多个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在该部门成立的三年里,核心人员不断流失。据公开资料显示,原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创始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陈奇出任极氪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一职;原华为智能汽车BU首席功能安全专家佘晓丽加入蔚来汽车;原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项目群总监张晓洪也已任职蔚来汽车高级产品经理。另外,原华为自动驾驶首席运营官姜军、原华为融合传感负责人彭学明离职,去向未知。 从履历来看,这些高层或核心技术人员大多都是华为智能汽车BU的智能驾驶产品部门成员。而该部门一度被华为视为进军汽车领域最核心的部门,人数也最多。此前有华为人士透露,智能汽车BU中仅自动驾驶团队就已达约1000人规模,其他每个部门平均约500人。 对于陈亦伦等核心人员离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网联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林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法律法规、道路条件、数据独立、技术限制,目前自动驾驶实际场景难以快速落地,短期内高级自动驾驶技术还只能在实验室状态下实现,暂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及业绩兑现。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对于现阶段的华为而言,显然投入消耗过大,并不是其愿意看到的。华为多次对汽车组织架构以及内部资源进行调整,将精力集中在可以快速实现商用的领域。” “在汽车业务上,华为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这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也在近日直言,汽车绝对是烧钱的生意。 “在适度收缩自动驾驶技术团队后,华为将选择重点发力相对容易商业化、成本较低的智能座舱领域,把在手机等终端上的经验移植到智能座舱上,从而逐步融入自身研发技术,扩大生态同盟。”林示认为。 “帮工”之路道阻且长? 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采取的战略是从零部件市场切入,定位于“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不过,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厂商大多有稳定的零部件供应商,而在激光雷达和智能座舱领域,如今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企业,华为在技术先进性和差异化上仍需努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西南证券:首予绿城管理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8.24港元
- 从科技、品牌、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广东茂名打好荔枝产业四张牌
- 美国二季度GDP前瞻:料将增长0.5%,美元将立于不败之地?
- 每日优鲜App多地已无法下单:下单显示无货,暂无客服在线
- 腾讯“瘦身”加速?或将减持1000亿元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 风口真的被激活了!超过400家机构调研机器人龙头
- 永福股份:拟将时代永福40%股权转让给宁德时代
- 博纳影业首次公开发行获证监会核准
-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推特9月13日开股东大会 就马斯克收购一事投票
- 互联网医院卖药受到强监管 药企缘何还要再布局
- 特色小镇总体进入规范健康发展轨道
- 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 又见小红书晒券商八万月薪!这次是某券商交易员夫人实力“坑夫”,社交媒体成券商八卦声誉风险发酵地?
- 衰退担忧加剧!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跌至17个月来最低点
- 香港科技创新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 新款三星Galaxy A14 5G现身跑分网站:搭载天玑700芯片
- 武汉:“7·26”关联疫情病毒基因测序提示为外省输入引发
- 首次券商投教工作评估放榜 30家公司获评A等次
- 赚的比上帝还多?能源巨头业绩集体“炸裂”,连创纪录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