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最大港股IPO登场!中签率100%,中国中免上市首日一度破发…谁能挽救港股打新?
年内最大规模的年内港股IPO,也未能重新唤起散户的最大中国中免打新热情。
8月25日,港股港股港股上市首日,登度破打新中国中免以发行价158港元/股收平,场中为本次上市暂且画上了一个句号。签率作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大规模的上市首日IPO项目,中国中免此次共募得资金162亿港元,挽救此前也曾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年内然而从最终配售结果来看,最大中国中免中国中免公开发售部分仅获得了1.06倍认购,港股港股一手中签率高达100%。登度破打新
据Wind数据统计,场中今年以来,签率共有39家企业通过港股IPO融资,上市首日公开发售部分的平均认购倍数仅5.75倍,平均中签率却高达40.04%,相比与前两年动辄百倍超额认购,中签率低至个位数的情况,显示港股打新热度持续走低。
明星新股低调上市
8月25日下午,中国中免H股正式开始交易,盘中股价一度涨至159.3港元/股,但最终收平报158港元/股,与发行价相同。上市首日,中国中免共成交10.53亿港元,换手率仅6.53%。
这一结果比暗盘稍微好些。8月24日晚间,中国中免H股在富途暗盘收跌4.81%,辉立暗盘收跌4.75%。哪怕不考虑打新手续费、融资利息等成本,投资者打新一手账面亏损也超过750港元。
事实上,尽管中国中免是2021年6月以来香港市场最大规模的IPO,也是国企中A-H股发行折价最低项目,但这只明星新股在招股阶段就算不上热闹。公告数据显示,这只股票仅获得了散户1.06倍认购,中签率堪称“百发百中”。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中免8月19日公告发行价为158港元/股,相比于前一日A股收盘价折价率仅27%,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吸引力确实不算很大。
不过,在港股市场低迷、海南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中免发行价最终达到询价区间中上段,还是说明了机构投资者对这家企业的认可。事实上,中国中免虽在散户中未受追捧,但国际发售部分还是获得了4.7倍认购。
瑞银是中国中免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以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瑞银亚洲区股票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郭自力表示,作为全球最大零售运营商,中国中免获得了顶级长线投资者、主权基金以及全球战略投资者的强烈兴趣。希望中国中免的成功上市能鼓励更多发行人进行IPO,期待中国股票市场能够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得以复苏。
港股打新仍未复苏
不论如何,即使是年内最大规模的新股,即便是国际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的明星个股,此次也没能拯救持续低迷的港股打新市场。
券商中国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共有39家企业在港股融资上市(剔除介绍上市、SPAC上市项目),散户平均认购倍数仅5.75倍,平均中签率高达40.04%。其中最受散户青睐的微创脑科学,也只获得了15.09倍的认购,另有15家企业未能实现一倍的超额认购。
而在2021年,95家港股IPO融资企业中,散户平均认购倍数却高达55.86倍,平均中签率仅14.93%。其中,共有13家企业获得了百倍以上认购,诺辉健康、快手、时代天使三只个股的认购倍数分别高达826.66倍、501.73倍以及415.84倍。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曾经的港股打新已热度不再。中泰国际非银金融分析师赵红梅日前也指出,7月港交所共有16只新股在主板挂牌上市,使得7月成为目前本年度上市新股最多的月份,但共有14只跌破发行价。
一方面,港股二级市场行情低迷,导致新股上市后盈利明显收窄,投资者打新热情明显受到抑制。据安信国际统计,受市场行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港股27家上市企业(包括转板和介绍上市)中首日上涨的仅15家,表现最好的力高健康生活上市首日也仅录得26.34%的涨幅。
另一方面,港股IPO发行规模也同比缩水不少。根据港交所数据,2022年上半年于香港交易所新上市的公司共27家,集资额合共197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跌91%,反映全球市场气氛,尤其是经济脆弱、地缘政治事件及疫情的持续影响。
不过,港交所也强调,在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一直络绎不绝,截至6月30日共有189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当中包括11宗SPAC的上市申请,显示市场气氛转好,集资市场活动有望复苏。
针对港股后市,兴证国际表示,港股最近连续下跌,与外围市场的互动呈现跟跌不跟涨的状况,总体弱势格局进一步明确。但最近市场下跌中,港元汇率没有再贴近弱方,成为低迷市况中的一线曙光,或有中长线资金开始布局。
综合最近发布的中期财报,盈利同比下滑的占比相对较大,这是股市下跌的内在因素,部分中报增长良好且下半年景气仍持续的个股逆市大涨。需注意估值与增长的协调,更多关注PEG指标。
责编:王璐璐
(责任编辑:焦点)
-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刘钊截至8月30日,钢铁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国 ...[详细]
-
满5年商品住房不计入限购套数?佛山住建局:内部发布,开始实施
新京报讯 记者 张建)4月26日晚上,一则《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优化存量商品住房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在网络上流传,其内容显示,佛山市满5年的商品住房不计入居民家庭拥有住房套数。4月27日上 ...[详细]
-
丰田汽车:2021年度日本国内产销双减,国内产量创45年新低
共同网报道,丰田汽车公司4月27日公布的2021年度日本国内产量为2,760,843辆,较上年度减少5.4%,创下1976年度258万辆)以来近45年新低。新冠疫情导致的零部件供应链紊乱和半导体短缺是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27日消息,两市午后飙涨,创指涨幅扩大至4%,沪指涨超2%,北向资金加速流入,券商股异动拉升,锂电、光伏、半导体等赛道股持续反弹,煤炭、油气 ...[详细]
-
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上海将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要求其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并按规定 ...[详细]
-
中国LNG船企牛!一季度订单顶过去一年,三足鼎立打破韩国垄断
全球LNG船制造再次迎来景气周期,中国第一季度拿下开门红。据克拉克森数据,按载重吨量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13艘新LNG船订单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载重吨数。此前,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LNG船 ...[详细]
-
擅用“袁隆平”姓名肖像在薇娅直播间卖货,法院判了!袁隆平姓名及肖像深入人心,商业主体应审慎规范使用
在曾经的网红薇娅直播间里,出现了一款名为“袁米”的大米。为了更好的销售产品,主播多次使用了袁隆平院士的姓名和肖像。“袁米”到底和袁隆平有关联吗?2020年,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现某 ...[详细]
-
变质西红柿、蔬菜不新鲜、物资不配送,上海公布一批消费投诉案例
团购到变质西红柿,电商蔬菜不新鲜,疫情物资不配送……4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二批消费投诉案例。“某超市社区团购”投诉处置案例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消费者反映某超市出售变质西红柿的投诉。执法 ...[详细]
-
博链财经BroadChain获悉,11月22日,据报道,官方房地产记录显示,FTX、SBF的父母,以及该交易所的其他高管过去两年里在巴哈马购买了至少19处房产,价值近1.21亿美元。FTX购买的大多为 ...[详细]
-
4月2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1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自4月22日以来,本市累计报告138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8个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