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谈防疫二十条:病毒传播更隐匿,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作者: 张佳星
“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张伯症和新冠病毒趋于稳定、礼谈毒力趋弱的防疫概率大。”11月14日,条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毒传但重低新冠病毒的播更比例变异动态一直是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
优化防控工作的隐匿二十条措施日前发布实施,对次密接和中风险地区不再判定,死亡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据14日最新数据显示,张伯症和我国连续4日本土新增感染者过万。礼谈如何科学认识措施优化与疫情防控效果呢?防疫张伯礼院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资料图:张伯礼院士。条病来源:人民视觉病毒传播更隐匿,毒传但重低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科学调整、播更比例不断优化,隐匿更科学、更精准,我国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一直按照这样的‘节奏’变化。”张伯礼解读,从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到现在,我国防控方案的调整始终与疫情形势相关,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包括病毒变异、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疗方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冠病毒的特点一直是研判的重点之一。“当前的临床实践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表示,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减弱。
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冠病毒传播更隐匿。张伯礼提醒,新冠病毒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前者由于其不造成明显症状难以察觉,而后者意味着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方面变化共同造成病毒的传播力增强。
连日来的感染者数据显示,当前确诊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感染情况是新冠病毒在我国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60岁以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超85%)的前提下,受到免疫压力选择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进化对于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优势’是有利的,因此,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张伯礼说。
“赋码管理”等科技赋能使得疫情防控更高效
在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赋码管理”一词高频出现,先后提到6次。
“通过大数据的赋码管理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体现。”张伯礼说,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减少集中隔离对象人数、缩短隔离时间的同时,还能保证隔离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加强疫情防控中的科技支撑贯穿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始终。“基因测序、检测试剂研产、疫苗研发、药物研究、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大数据、超级计算等技术为了攻克同一课题融合交叉。”张伯礼介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中药组分药物进行高效筛选,使得研发“通治方”成为可能。再比如,近3年来核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大幅提升。在准确性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开展的混合检测以及核酸检测周期的大幅缩短等,都使得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追踪更高效,从而大幅提升整个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的敏感度。
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防疫二十条的推出非常及时和必要。” 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新举措对实现“疫情防得住、经济稳得住、发展更安全”目标,为保障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兼顾民众生活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
张伯礼认为,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高风险区一般以居住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等措施,都是防控进一步科学优化的体现。
“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张伯礼说,只有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
张伯礼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仍然需要坚持。密接人员及早服用中药可以降低阳性检出率,轻症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减少转重率。对老年体弱或有基础病的人,患新冠肺炎后一定要到定点医院接受观察治疗,防止转重。
(责任编辑:综合)
-
时代洪流下,普通人的不安、无力、彷徨与自救。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Juny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凌晨1:45分。陈珏又抬腕看了下表,但还是感到 ...[详细]
-
舞伎是日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不过,据日本雅虎新闻网27日报道,一名前舞伎近日发表系列推文,彻底戳破这层“画皮”,将京都花街繁华背后的虚伪和黑暗公之于世,引爆网络。“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舞伎特指处于学习 ...[详细]
-
中新网6月29日电 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开放予公众,不少市民欲先睹为快,已选定参观日子及购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6月28日表示,馆方于本月14日开始发售门票,截至本月26 ...[详细]
-
六部门: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工信部网站2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 ...[详细]
-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
就在不久前,世界人口总量突破80亿。中国出现了生育焦虑、少子老龄化、跨区域流动等新的人口变化趋势。这些新的趋势给教育带来哪些重要的影响?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呢?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研究院举办了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6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吴钊燮日前受访声称,“中国从未统治过台湾”,继续散布“两岸互不隶属”言论,还称美国等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是实践所谓“航行自由”,彰显对“区域 ...[详细]
-
消息称多款骁龙8+ Gen 1竖向折叠屏新手机将杀到5000元
2022 年下半年还将迎来多款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新品将更加轻薄,而且竖向折叠屏手机价格会更低。微博博主 @数码闲聊站 称,在接下来的厂商发布会中,像“蜻蜓”一样的轻薄折叠屏将进入普及阶段,厂商将推出多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999)“买入”评级,综合考虑FY2023H1表现及H2展望,下调FY2023-25年EPS预测至0.62/0.72/0.85港元原0.66/0.78/0.91港元),目标价1 ...[详细]
-
2022重庆车展观察:新能源汽车继续唱主角,东方底特律加速转型
作为主导区域性市场的车展,特别是具备对川渝、西南地区的车市辐射作用,重庆车展的卖车特色相当鲜明,各大厂商纷纷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展期特惠政策带到重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杜巧梅重庆报道5月底,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