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竹生物IPO:0营收亏11亿,外籍实控人扎堆,估值一年翻倍
德林社 文 | 张佳儒 2月21日,轩竹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IPO文件在证监会官网披露,生物收亏轩竹生物拟在科创板上市,营亿外保荐机构是籍实。 报告期内,控人轩竹生物0营收,扎堆得益于科创板对创新药企的估值包容性,轩竹生物有登陆A股的年翻机会。 招股书显示,轩竹轩竹生物是生物收亏一家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即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营亿外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籍实市场空间大,控人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等。扎堆 此前,估值几乎0收入的,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过会并上市。 估值来看,2020年8月及2021年12月,轩竹生物分别完成两次单独股权融资,成功融资共计15.6亿元,投后估值近70亿元。 2022年9月披露的招股书中,轩竹生物拟用15%的股份募资24.70亿元,一旦按此数据上市,轩竹生物估值将有160亿元,公司的外籍实控人将一年时间实现财富翻倍。 当然,无论是70亿元还是160亿元,都是纸面数字,公司上市后资本充分博弈后的估值更为准确。目前来看,轩竹生物经营面临诸多风险,能否上市还有诸多不确定性。 含着金钥匙出生,3年多0营收亏11亿 轩竹生物是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的子公司,此次IPO为分拆独立上市,轩竹生物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 四环医药曾公告,此次拟议分拆将有助于令轩竹生物进一步做为独立创新药研发平台公司,可直接进入债市及股权资本市场,从而增加轩竹生物的财务灵活性并增强其筹集外部资金的能力,以支持其业务的快速增长及产业化发展。 四环医药还表示,公司直接持有轩竹生物约62.39%的股权,在分拆上市完成后,公司仍将继续为轩竹生物的控股股东。 轩竹生物是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聚焦于消化、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领域。公司同时具备小分子化药和大分子生物药两大研发体系,产品管线涵盖小分子化药、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种类型。 招股书披露,轩竹生物已将7个产品推向临床及之后的开发阶段,其中1个产品已处于NDA审评阶段,2个产品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1个产品处于ANDA 审评阶段;3个处于临床阶段的自主研发产品对外转让或授权,公司享有首付、里程碑付款和商业化销售权益。同时,公司拥有丰富的储备管线,尚有十余个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在研产品是轩竹生物冲刺IPO的最大资本,因为在业绩端,轩竹生物还是0营收阶段。轩竹生物表示,公司将主要资源用于研究和开发,在研药品目前尚未获批上市实现销售收入。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前3月(报告期内),轩竹生物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62亿元、1.62亿元、4.62亿元、1.57亿元,合计亏损11.43亿元。 研发是一大笔开支。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轩竹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6亿元、2.31亿元、3.70亿元和1.72亿元,合计11.89亿元。 招股书中,轩竹生物提示了新药研发风险、新药获批上市风险、新药商业化风险等等。比如在商业化方面,轩竹生物表示,产品均尚处于药物研发阶段,未获得上市批准,因此尚未开展销售业务,尚无新药商业化销售的经验。 医药界有一个著名的“双十定律”,一款创新药的问世,往往要花费10年时间,投入至少10亿美金,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这对投资者的投研能力和资金实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冲刺160亿估值,3实控人为塞浦路斯国籍 由于0营收,轩竹生物日常经营及研发投入均依靠外部融资。2022年3月的公告显示,2020年8月及2021年12月,轩竹生物分别完成两次单独股权融资,成功融资共计15.6亿元,投后估值近70亿元。 2022年9月披露的招股书中,轩竹生物拟用15%的股份募资24.70亿元,其中16.6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4.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2亿元用于总部及创新药产业化项目。 15%的股份募资24.70亿元,一旦按此数据上市,轩竹生物估值将有160亿元,相比2021年12月后的70亿元估值实现翻倍,轩竹生物实际控制人在内的股东将迎来财富翻倍式暴涨。 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的实际控制人是CHE FENGSHENG(车冯升) 、GUO WEICHENG(郭维城)、ZHANG JIONGLONG(张炯龙)和孟宪慧,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四环医药 55.0174%的股份并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他们通过四环医药间接控制轩竹生物62.3892%股份的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 一连串的英文名对应的,是实际控制人们外籍身份。 比如CHE FENGSHENG(车冯升),是塞浦路斯国籍,现为四环医药执行董事及主席。 GUO WEICHENG(郭维城)也是塞浦路斯国籍,拥有新西兰永久居留权,现为四环医药执行董事、副主席兼行政总裁。 唯一一个中国国籍的是孟宪慧,拥有马耳他共和国永久居留权,曾担任四环医药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 轩竹生物除了外籍实控人,还有一些外籍高管,比如SHIH CHENG-KON(史澂空)美国国籍,任副董事长、总经理。LI JIA KUI(李嘉逵)美国国籍,任董事、副总经理。 2021年,SHIH CHENG-KON(史澂空)和LI JIA KUI(李嘉逵)分别领取薪酬377.92 万元和281.48万元。 在外籍实控人和外籍高管们的带领下,0营收的轩竹生物能否上市,何时盈利以及估值如何,目前还都有待时间观察。 尤其估值,受到公司经营成果和资金偏好等多方面影响,70亿元和160亿元都是纸面数字,更为准确的估值有待上市后资本的博弈才能得出。轩竹生物实际控制人能否迎来财富翻倍式暴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对于0营收的轩竹生物IPO,你有什么看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
- 注意!北京海淀区划定四个高风险地区
- 4S店抵押新车合格证致车主无法上牌,起诉后已解决
- 万科能否再做行业老大?郁亮:对规模始终保持克制
- 应对首都疫情变化,合力保障“最后一公里”配送
- 交易员预计欧洲央行势必在10月前进行一次75基点的升息
- 三大航创史上最大亏损,人民币贬值波及航空业
- 创新奇智发布上半年业绩 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76.1%
- 多家快递企业交出10月“成绩单” 行业发展韧性足
- 2022年上海百强企业总营收首破9万亿元 中远海运净利润超千亿
- 广东:支持各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 进一步加强对民宿的规范管理
- 同方全球人寿中方股东拟转让所持50%股权:进一步聚焦主业
- 东亚银行11月23日斥资174.96万港元回购20.74万股
- 宁波银行上半年业绩双增,“双二目标”实现近在咫尺
- 中国这十年·广东丨七成财政支出用在民生领域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31岁
- 探索创新网信领域监管模式,浦东率先举办政策法规解读会
- 刘强东发布全员信:拿出100亿元设住房保障基金 高管降薪10%提升员工福利
- 国内燃油附加费年度二次下调,9月5日起一张机票便宜20元
- ST安信:上海银保监局责令控股股东1个月内转让持有的安信信托全部股权
- 天津银行:上半年净利润30.28亿元 同比增加11.8%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