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驰名双标”遭多国网友群嘲!
当地时间20日,驰名双标阿富汗多个民间组织代表召开集会,美国要求美国归还冻结的遭多阿富汗资产。与会代表批评美国是国网全球问题的始作俑者。青年代表Zaboor Rahimi说:“美国是友群唯一一个在世界各地制造问题的国家,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驰名双标比如现在的美国乌克兰。过去美国每天都在为我们(阿富汗)制造问题,遭多现在他们又在乌克兰如法炮制。国网”
一位记者指出,友群英国广播公司(BBC)对乌克兰人制作燃烧瓶对付俄罗斯军人的驰名双标行为大加赞扬,但当巴勒斯坦人因为向装备全副西式武装的美国士兵扔石子被杀时,西方却称巴勒斯坦人为“恐怖分子”。遭多一位肯尼亚政治家说得更直接:“西方双标起来没有底线。国网”
“只能给人傲慢的友群印象”
俄乌局势升级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能源禁运,停止从俄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而印度3月对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则出现激增。对此,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15日的记者会上声称,虽然印度此举并不违反美国对俄制裁,但希望印度想清楚自己在历史上的站位。
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里根15日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如果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应该受到美国制裁。这对印度经济来说不是好事。现在(印度面临的选择)是支持美国还是反对美国,这很简单。”印度富商、软件公司Zoho创始人斯里达尔·芬布随后转发该帖文写道,“许多美国精英似乎没有意识到,对一个像印度这样大的友好国家发号施令和下达最后通牒,可能不是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最佳方式。只能给人傲慢的印象。”
△斯里达尔·芬布社交媒体截图
芬布还回应网友说,“保持中立是很重要的,这样才有人可以进行调解。”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18日发布题为“印度是否过于信任西方?”的评论文章指出,过去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都在试图说服印度不要购买伊朗石油,如今焦点转移到俄罗斯后,他们又试图让伊朗石油重新进入市场。美国和欧洲希望其他国家承担制裁的成本,而他们甚至不敢向乌克兰派遣波兰战斗机。
文章说,有些西方人担心印度没有站在他们那一边,就像许多印度人担心西方的“一边”概念不包括印度一样。就西方而言,他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则成了受害者。
“如果北约听从警告
战争本可以避免”
(责任编辑:百科)
-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秋粮的收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秋粮旺季收购已全面展开。目前,主产区已累计收购超5000万吨。当前,各地中晚稻、玉米、大豆等秋粮品种上市量稳步增加。由于行情好、价格高,市场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一轮车企淘汰赛逐渐打响。日前,“观致汽车停摆”的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发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关注。据悉,曾经风光无限的观致汽车,由于市场表现不 ...[详细]
-
工信部鼓励数字基建“适度超前”:5G与光网获点名 产业链多环节有望乘风
《科创板日报》5月26日讯编辑 郑远方),26日早间,5G板块拉升,多只个股走强。截至午间,武汉凡谷、超讯通信涨停;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天邑股份、亨通光电、特发信息、剑桥科技等涨超5%。消息面上,5G ...[详细]
-
26日,央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激发愿贷的动力。各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服务小微经营理念,在经营战略、发展目标、机制 ...[详细]
-
11月18日,证监会确定并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首批名录包括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证监会表示,后续将持续定期发布并动态调整个人养老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夏子航)5月26日,“2022房地产及物业上市公司测评成果发布会”成功举行,并发布了最新的《2022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据介绍,这项由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主办的测评研 ...[详细]
-
咯咯咯咯哒!讲真的,对于今天要写的这家公司,银柿财经记者原本是想全篇用“咯咯哒”来代替。毕竟每天在微博上靠打打鸣、卖卖萌,就能收获近80万粉丝。银柿财经记者也不由得想学习一下这位被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称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斌 上海报道在高通胀持续逼宫下,向来鸽派的欧洲央行最终还是重蹈覆辙,步了美联储后程,即将告别长达十年的“负利率时代”。去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顾警告,反复声称通胀是“暂时的”,但 ...[详细]
-
11月LPR出炉,1年期与5年期品种利率均与上月持平。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1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 ...[详细]
-
购新能源车最高补贴1万元、购电视和手机等家电及消费电子补贴15%、新增1000万元“有奖发票”资金……继发放5亿元消费券后,深圳又放“大招”了——5月26日,“深圳发布”公布《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