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财务报表的变迁:近岸蛋白“时”与“势”
原标题:一张财务报表的时变迁:近岸蛋白“时”与“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一 北京报道 2018年、2019年尚处连年亏损、张财资不抵债状态的表的变迁苏州近岸蛋白在2020年迎来翻身仗,当年扭亏为盈,近岸实现净利润8304.63万元。蛋白 业绩逆袭下,时公司趁势在2021年年底奔赴资本市场,张财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募资15亿元,表的变迁布局诊断核心原料及创新诊断试剂产业化和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近岸 2022年1月19日,蛋白近岸蛋白收到上交所首轮问询,时要求公司就“营业收入增长受益于新冠疫情爆发和mRNA 疫苗原料市场机遇”背景下,张财未来业绩增长是表的变迁否可持续等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近岸蛋白回应问询称,近岸公司已开拓新的蛋白业务增长点,有望实现业绩持续稳定。 时 资料显示,近岸蛋白前身为2009年9月由上海欣百诺出资设立的近岸有限,2021年4月,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 成立以来,近岸蛋白专注于重组蛋白应用解决方案,深耕重组蛋白行业,目前主业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等重组蛋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客户主要来自于生物制药、基因与细胞治疗、体外诊断、mRNA 疫苗与治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近岸蛋白实现业绩华丽转身。 从此前的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状态直接翻身为2020年大幅营收1.80亿元、净利润8304.63万元的准上市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近岸蛋白的资产总额仅分别为2859.48万元和3201.22万元,实现营收分别为2600.46万元和3598.32万元,净利润分别亏损达1238.25万元和849.83万元。 2020年,公司业绩快速逆转,当年资产总额达到1.72亿元,营收、净利润分别达1.80亿元和8304.63万元。 对此,近岸蛋白表示,公司2020年主业收入同比2019年暴涨405.23%,其中新冠直接相关收入贡献占比61.37%。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业收入1.31亿元,其中新冠直接业务收入占比50.29%。 “2020年公司主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公司新冠相关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新冠诊断抗原实现收入5567.11万元,新冠诊断抗体实现收入5401.80万元。”近岸蛋白公告,新冠疫情以来,公司推出一系列与新冠病毒相关的重组蛋白产品,相关产品被国内外客户大量采购,公司经营业绩得到迅速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不仅近岸蛋白实现业绩逆势,同行业可比的上市公司中,、、等公司均在2020年实现营收大幅增长,其中义翘神州营收增长高达782.77%。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营收增长,行业相关公司的整体估值上升。 近期,近岸蛋白同行业可比公司,义翘神州总市值超200亿元,百普赛斯总市值超100亿元,诺唯赞超400亿元。 业绩成功逆袭,近岸蛋白迎来博弈资本市场的机遇。 按照近两年的业绩,公司认为已满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5000万元,或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的科创板上市标准。 因此,2020年净资产仅为1.03亿元的近岸蛋白拟募资15亿元,顺应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加码重组蛋白市场。 近岸蛋白回应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全球化的物流受阻,面对体外诊断市场,国内公司纷纷考虑使用国产原材料替代进口,解决研发和生产创新诊断试剂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伴随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重组蛋白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的行业发展黄金机遇。 势 今年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通知,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随后,诺唯赞、金沃夫、华大因源等10款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注册申请相继获批,二级市场再度聚焦相关概念,抗原检测产业链作为一个资本市场赛道全面爆发。 报告期内,近岸蛋白业绩因疫情影响实现业绩逆袭。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防控经验增加,多种检测手段和疫苗接种普及,重组蛋白行业相关公司的防疫类业务收入面临回落态势,近岸蛋白同样面临着“后疫情”防控的变局。 近期,义翘神州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5 亿元,同比下滑39.53%,实现归母净利润7.2 亿元,同比下滑36.15%,其中新冠相关业务收入6.06 亿元,同比下滑达54.86%。 开源证券对此提醒投资者称,行业公司面临新冠业务下滑超预期、海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 正在创业板闯关的近岸蛋白同行业公司菲鹏生物则在招股书预测称,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由新冠疫情带来的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具有一定偶发性,未来经营业绩基数可能回落,类似2020年至2021年的高增长率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近岸蛋白的招股书发现,2020年和2021年,近岸蛋白的新冠诊断抗原占靶点及因子类蛋白比例下降同样明显,占比已由67.55%降至11.30%。 其公开披露,随着既往感染人群的增加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率的上升,2021年新冠抗体检测的必要性下降。2021年近岸蛋白的新冠诊断抗原收入较2020年大幅下滑,从5567.11万元营收直降到602.76万元。 受访分析人士称,检测试剂和新冠疫苗需求或将出现大幅回落,抗原、抗体试剂检测需求难以大幅增长。 这意味着重组蛋白行业市场将迎来变局。 挑战 目前来看,疫情催生的重组蛋白市场变局趋势明显,正冲刺科创板的近岸蛋白将如何应变? 近岸蛋白认为,2019年至2021年,公司非新冠相关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557.43万元、6942.29万元和2.15亿元,剔除新冠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仍处于稳定增长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重组蛋白业务结构已发生重要变化。 一方面,公司诊断抗体及诊断抗原产品规模大幅增加。2021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且多种疫苗逐步进入大规模接种阶段,诊断抗原需求下降。同时,新冠抗原检测法具有比抗体检测法更早的检测窗口期,诊断抗体需求继续维持在高水平。 另一方面,公司经过多年研发经验积累、业务战略重点布局的mRNA 疫苗原料业务进入2021年后迎来发展机遇,公司成为、艾博生物等国内重要的mRNA 疫苗研发、生产厂商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酶及试剂产品需求大幅增加。 换而言之,近岸蛋白正在“押宝”mRNA疫苗原料市场。 近岸蛋白称,目前全球mRNA疫苗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境外主要原料酶供应商为ThermoFisher、NEB。近岸蛋白在国内mRNA原料酶及试剂供应链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已经具备mRNA原料酶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mRNA 疫苗原料业务已成为公司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酶及试剂业务中的疫苗原料收入大幅增加。 2020年新冠疫情推动全球疫苗行业全面发展,mRNA疫苗以其研发周期短、生产速度快、无基因组整合风险等优势,得到行业的重视和认可。 根据Frost Sullivan数据,公司在国内mRNA原料酶及试剂市场国内厂商排名第一,2021年已经占据国内市场39.80%的市场份额。 mRNA技术最早在1961年就被发现,由于其稳定性较低,mRNA药物发展较为缓慢,并且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罗氏、雅培、丹纳赫、西门子、赛默飞就占据了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进口试剂垄断格局将持续。 目前,我国重组蛋白行业起步较晚,国内试剂生产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重组蛋白市场尤其是仍然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 近岸蛋白从2013年开始布局mRNA业务,直至2021年才实现销售突破。 下一步近岸蛋白是否还能实现新布局业务的营收稳步增长或面临较大挑战。 (作者:韩一 编辑:李新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 鸡娃成年了,他们过得怎么样?
- Lordstown Motors任命新CEO和董事会主席,股价盘前涨超2%
- 比亚迪半年销量反超特斯拉:下半年将领先优势进行到底还是特斯拉逆风翻盘?
- 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升洙: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全球金融业创新及竞争的新焦点
- 光大银行动荡近一年半9名高管辞任 营收原地踏步月领4张罚单被罚1190万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策发力、商家让利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3例
-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恩捷股份回应!
- “算不算对温网的讽刺?”温网女单冠军有俄罗斯背景引热议
- 淡马锡:欧美市场下跌尚未结束 将维持谨慎投资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观察:治理更高效 业务更清晰 机制更灵活
- 曼联涨超13% 此前官宣C罗离队
- 副总离职致股票连续2日跌停? 索菲亚:营销团队的流动不会影响基本盘
- 《华盛顿邮报》社论声称:美国应支持日本军事正常化
- 供新手小白参考 教你电脑装机顺序
- 蓄势待发!建设银行获准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 泽达易盛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每经调查曾报道上市公司1亿元资管计划投资迷踪
- 互联网健身平台Peloton宣布外包硬件业务:降低成本 专注于内容
- 遭巴菲特减持?比亚迪AH股双双跳水!最新回应来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