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航再陷资不抵债,方大入主半年后仍压力重重
方大入主海航半年有余,海航后仍依然面临巨大的再陷资不重重压力与风险。
7月15日,抵债航空板块上市公司ST海航(600221.SH)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入主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19.5亿-129.6亿元,半年亏损额约为去年同期的压力13到14倍,也超过2020年中期的海航后仍亏损记录。
ST海航称,再陷资不重重亏损主要是抵债由于经营性亏损和财务汇兑损失所致。受新冠疫情反复、入主航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半年上半年经营性亏损约为78亿-87亿元,压力同比增亏约 27亿-36亿元;财务汇兑损失约为39亿-42亿元,海航后仍较去年同期增亏约 47亿-50亿元。再陷资不重重
与此同时,抵债ST海航去年末净资产刚转正。截至今年上半年,净资产再次转为负数,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缺口达到32.5亿-42.6亿元。
上半年亏损超百亿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宣布申请破产重整。3月份开始启动战略投资者招募工作,为航空主业板块、机场板块、供销大集等分别招募战投,最终确定辽宁为航空主业板块战投方。
12月8日,航空主业板块正式交割,经营管理实控权移交给方大集团,当天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首次亮相海航航空干部员工大会,描绘海航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
对于航空板块的经营,方威提出目标:“要瞄准世界航空业前五名、前十名,哪个企业盈利,我们要对标”。他建议,强化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在提高座公里收入的同时,提高客座率到90%,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海航航空发展成高收益企业。
但是未曾料到今年上半年疫情更为严峻,民航业迎来极度困难的时期。数据显示,上半年日航班量最低时只有2967班,仅为2019年同期17.8%,整体亏损达到1098亿元,上半年亏损已超过2020、2021全年亏损额。
作为国内四大航空集团之一,海航亏损额排在国航与东航之后,与南航亏损额大致接近,都在100亿-130亿元之间。
ST海航上半年生产经营数据显示,2月份载客人数环比正增长9.05%、客座率达到73%。从3月份开始,载客人数环比大幅下滑,降幅为52.91%;4月份继续下降51.12%,载客人数合计不足65万人,客座率跌至54.85%。
而去年受益于178.02亿元的债务重组收益,ST海航实现净利润47.21亿元。截至2021年末,ST海航净资产也终于转正,资产负债率由三季度的114%降至92%。
2020年以来资产负债数据
经历上半年疫情冲击后,ST海航再次资不抵债。据《财新》报道,接近工作组的人士表示,方大集团希望获得200亿元应急贷款。但银行方面态度谨慎,认为海航航空负债率太高。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帮助方大集团协调争取应急贷款。
此外,方大集团的诉求还包括要求海南省注资、100亿元共益债务调整、税务豁免等。
方大入主仍在“磨合期”
7月初,有投资者在上交所互动平台提问,新的团队是否已经完全掌控海航,是否已经过了磨合期。ST海航回复称,上市公司具有独立经营能力,在人员、资产、财务、业务、机构等方面保持独立。目前公司经营团队稳定,不存在所述新的团队对公司的掌控。
此前,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在海航航空干部员工大会上明确表示:完全信任海航的管理团队,方大不会派任何人过来,别说管理干部,就是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财务都不会派。”
尽管如此,上半年ST海航(600221.SH)管理层还是几经变动,经历一段不稳定期。今年1月底,海航控股原董事长刘璐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
2月份,由王英明接替刘璐担任董事长,作为临时性的过渡。6月中旬,王英明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此后,选举程勇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务,程勇此前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管理模式上,ST海航方面称,主要借鉴辽宁方大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后续辽宁方大集团的管理理念与机制也将以公司利润为导向逐步落实、推行。
对双方磨合程度的不确定、以及方大接手海航以来面临种种棘手难题,一度引发了“方大要退出海航”的传言,对此ST海航否认称:“消息不属实”。
据悉,在辽宁方大集团的建议下,海航控股全面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深入一线挖潜堵漏,通过自查整改实现年度创效;建立日成本核算机制,优化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严格管理考核激励,对降本增效优秀案例进行激励。
货运盈利杯水车薪,加快恢复国际航班
在上半年客运一片惨淡的局势下,货运业务依旧保持繁荣的发展势头。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份,民航货邮运输总体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7%,其中,民航国际货运市场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
上半年海航航空的货运业务也实现净利大增。5月份,界面新闻从海航航空集团获悉,旗下海航货运、金鹏航空、香港货运航空等航空货运企业发挥协作优势,货运业务市场效益不断提高,2022年1-4月迎来“开门红”:货运收入同比提升28%,净利润同比提升约150%。
但是整体上,海航主营业务还是客运。ST海航2021年年报显示,客运收入占营收比例接近90%,货运及行李收入占比不到8%。对于海南航空而言,货运带来的利润远不能弥补巨额亏损。
客运方面,除了持续定期发售“自由飞”、推出机票秒杀等活动刺激国内旅客出行,在民航局宣布有序增加国际航班数量的利好政策下,海南航空近两个月来密集新增或加密了国际航班。
疫情以来,国际航班大范围缩减,导致供需失衡,出现过不少十万元甚至更高的的“天价机票”。因国际航班具有高客座率、高收益的特点,航空公司也倾向于争取获批并运营更多国际航班。
6月份,海南航空先后复航了北京=布鲁塞尔航线、深圳=温哥华航线、重庆=罗马、重庆=马德里等航线;7月12日海南航空北京=莫斯科重新启航、13日北京=东京成田重新启航、16日北京=贝尔格莱德恢复运营。
(责任编辑:探索)
-
本报记者 昌校宇场内交易公募REITs再添新选择。8月31日,全国首批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以下简称“保租房REITs”)上市。至此,全市场已上市公募REITs增至17只。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 ...[详细]
-
广发有色金属日评:铜现货升水坚挺,精废价差收窄,区间空单逢低减持
铜:现货升水坚挺,精废价差收窄,区间空单逢低减持 【现货】11月21日SMM1#电解铜均价65285元/吨,环比-990元/吨;基差400元/吨,环比+10元/吨。广东1#电解铜均价65595元/吨,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平行论坛上,围绕“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主题,多位嘉宾分享了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在论坛演讲中指出,要从四方面 ...[详细]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昨日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参会人员不仅有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还有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年来,对两件事特别有感触,一个是看得见的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出行越来越顺畅;另一个是看不见的医保卡异地结算互联互通,看病越来越便利。近日,2022年长三角 ...[详细]
-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当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在业界专家看来,本月1年期和5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孙磊 “受疫情多发、散发等影响,10月终端市场承压,生产供给比9月略有下降。不过,由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的持续发力,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仍保持增长势头。”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 ...[详细]
-
转自:中国电子报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设地位于四川成都。创新中心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和行业应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详细]
-
分析师在周三表示,预计2023年年中的全球经济环境将对大宗商品价格更加有利,主要因为市场预期美元将趋于疲软,全球重要经济体未来全面开放也将提振市场的风险偏好。由于今年以来美联储等全球央行大幅加息以抑制 ...[详细]
-
特斯拉降价,奔驰电动车降价,下一家会是谁?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在特斯拉连续两轮“价格攻势”之下,近期,不少车企针对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推出了优惠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传统豪华燃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