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跌超1%,医药股全线大涨!
炒股就看,创业超医权威,板跌专业,药股及时,全线全面,大涨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创业超医 来源:国际金融报 今日A股三大指数收跌,板跌创业板指跌1.25%。药股盘面上,全线医药股全线大涨,大涨中药、创业超医医药商业、板跌新冠治疗、药股生物疫苗等板块涨幅居前。全线 11月14日,大涨A股三大指数午后震荡下探,沪指跌0.13%,深成指跌0.24%,创业板指跌1.2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673亿元。两市超2800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超166亿元。 盘面上,医药股全线大涨,中药、医药商业、新冠治疗、生物疫苗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药板块掀涨停潮,、、、、、等多股涨停,上一个交易日走出“天地板”的今日涨停;龙头停牌,供销社板块今日大跌,跌停,、、跌超5%。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基本面、估值和风险偏好有所改善,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市场易涨难跌。投资者可以提高仓位均衡配置。反弹的过程中,需要小心预期过于一致、过度乐观的情况。 医药股全线大涨 医药股全线大涨,中药、医药商业、新冠治疗、生物疫苗等板块涨幅居前。 其中,中药板块大涨超5%并掀涨停潮,贵州三力、大理药业、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太龙药业、以岭药业等多股涨停。 新冠治疗板块大涨超4%,上一个交易日走出“天地板”的众生药业今日涨停。 生物疫苗板块拉升超2%,生物收涨11.71%。上涨来源于一则利好消息刺激:11月14日,杭州市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浙江首批吸入用新冠疫苗的接种,浙江全省11个城市也开始陆续部署可以“吸”的新冠疫苗。 独立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王国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A股大盘冲高回落,但以新冠治疗概念股为代表的医药、医疗板块表现亮眼,多只个股强势涨停。医药医疗类个股的表现,与投资者对国家管控政策优化有直接的关系,体现了广大投资者对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期盼。 王国进认为,随着冬季的来临,新冠和流感也将进入高发期,与新冠和流感防治有关的医药、医疗概念股可能还会炒作一段时间。但投资者也要注意相关个股在炒作后的回调风险,特别是要注意那些业绩亏损严重、在本轮行情中涨幅过大的个股的回调风险。 认为,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政策扶持,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中药板块行情具备可持续性。中药具备消费品和保健品属性,全国人口老龄化,中老年人的医疗和保健需求日积增长,居民消费升级,驱动中药行业保持增长。 地产产业链走高 今日,房地产开发板块上涨,、、、、等多只个股涨停。 港股地产板块表现更为明显,碧桂园早盘涨幅超过50%,至收盘涨幅超40%;富力地产涨幅超30%,正荣地产涨幅超过20%。 消息面上,近日监管层联合发布一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了多条具体举措,包括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等。此外,近期房企融资领域也迎来多项政策利好。 地产股大涨,也带动相关产业链走高。装修建材板块中,涨停,接近涨停,等多股大涨。 家居方面,涨停,大涨超8%,、、等涨超6%。 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持续放松,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修复。 此外,龙头天鹅股份停牌,供销社板块今日大跌,中农联合跌停,中农立华、新力金融、浙农股份跌超5%。 市场或易涨难跌 11月以来,A股行情稳中有升。伴随政策面出现调整,机构纷纷发表后市展望观点。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政策调整方向,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地缘扰动改善等三大因素的明确,分别改善了市场基本面、估值和风险偏好,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市场易涨难跌。投资者可以提高仓位均衡配置,重点关注政策受益更明显的地产、全球流动性拐点等主线。 证券认为,随着内需政策与外部环境均开始产生重要的预期边际,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上升。由于投资者的持仓并没有为预期的转折做好准备,如私募与两融的仓位仍处在历史偏低的水平,因此在当前点位上,行情仍然有进一步延展的空间。 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海外美联储加息进程和国内经济复苏的进度是决定当前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国内近期政策层面的暖风不断,美联储出乎意料的表态暂缓加息,两方面共振,同时因为机构和个人仓位较低,具有较大的加仓空间,导致了市场的强势反弹。市场的底部已经基本确立,但经济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底部还需要时间,因此股市的反弹走势也会包含反复。反弹的过程中,需要小心预期过于一致、过度乐观的情况。 磐耀资产表示,美联储通胀改善超预期,带动全球股市大幅回升。国内而言,央行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至民营房企以及新冠防控政策新的优化调整,也进一步加强了大家对于民营房产以及经济恢复的信心。“至此,我们认为压制资产价格的三个关键因素:美联储加息、民营房地产资金链、口罩政策都发生了较为积极明显的改善信号。我们要珍惜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宽松经济体,信心修复所带来的底部反转的机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满足七条准入门槛、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 关乎你我日常生活!今天0时起正式恢复
- 大摩知名空头:市场低估衰退影响 美股或再跌22%
- 中国央行:增持
- 迪士尼版宫斗,好看吗?
- “2022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揭晓 “国民共进”携手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男子捡到没设密码手机,微信零钱通有20万余额
- 1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基本完成 陆金所控股涨超18%
- 戴利称美联储政策具有滞后性 市场紧缩程度已相当于加息至6%左右
- 黄金概念午后持续发力,紫金矿业逼近涨停,后市怎么走?
- 2022A股记忆:无牛市,有故事
- 吴尊友:“乙类乙管”后仍要加大疫情监测 尚未发现本土变异新毒株
- “取消公摊面积”喜提首个官方层面回应 专家:公摊面积对定价结果影响不大
- 上海东方明珠地产16.93%股权挂牌转让,底价2.76亿元
- 四川省投资集团原副总经理杜虹被开除党籍
- P药谈崩了!医保局:报价高
- 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或加剧金融稳定性风险
- 喜茶奈雪,在抖音打成“雪王”
- 春节前橡胶偏弱运行
- 面对“60后”退休潮,如何应对?
- 搜索
-